很多人都知道一個道理,遇到困難要迎難而上,永遠龜縮在原來的起點,是得不到成長的。但有時候孩子偏偏陷入了這個牛角尖,他明明也知道這個道理,但遇到挫折就退縮,永遠不敢直面困難。那孩子遇到挫折就退縮怎么辦呢?
孩子遇到挫折就退縮怎么辦
1、教育孩子要堅持不放棄
如果家長在遇到孩子向自己請求的時候,家長最應該做的那就是及時的教育孩子,告訴孩子遇到困難一定不要輕易放棄。跨過了現在這一個坎,才能看到更寬廣的路,才能看到更美的風景。如果選擇在此時就放棄的話,可能快到面前的一些好的東西就會離自己而去了。
2、教育孩子學會自我調節
家里的小孩子要是向父母請求要放棄的時候,父母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引導他們,并且告訴孩子要學會自我調節,學習上遇上困難,但是可以休息一下,出去打一下球,或者是運動一下,回來換個心情說不準就可以解決這個上困難了。絕不能輕易說不。
3、父母不偏激、不逃避,理性對待
孩子在成長的這一個過程遇到困難,那是在所難免的,會有想要放棄的念頭,也是很正常的,當自己的孩子上次你請求幫助的時候,父母的做法是不要太過于偏激,不要第一時間就對孩子過分的責罵,這樣子反而會讓孩子無法進步,變得更加的退縮。更重要的是,父母不要逃避這一件事情,更不要讓孩子順其自然,讓孩子就此放棄。最重點的一點就是要引導孩子,讓自己的孩子勇于去面對。
孩子抗挫能力低的表現
1、太過于追求完美
雖然我們每個人都在追求完美,但是總會有那么一點遺憾,世界上卻沒有十全十美的事,倘若孩子太過于追求完美,就很有可能將自己禁錮在完美這個詞中,甚至可能造成理想破滅。
太過于追求完美,倘若沒有做到,孩子便會浪費時間去消耗自己的人生,就會慢慢失望,從而陷入絕望,最后陷入無盡的后悔當中。父母需要讓孩子認識到:人無完人,每件事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,只要盡力了就好。
2、遇事就躲避
許多家長把孩子保護的特別好,一遇到事,就希望幫孩子全權解決。這就導致孩子膽小、軟弱,在生活中,一遇到事情就很害怕,只想著逃避、尋求幫助。
但是,孩子不可能一輩子不長大,不可能不獨自面對社會,家長不可能保護孩子一輩子。那么面對一些突如其來的麻煩,如果孩子遇事只會躲避,躲不過的話,就有可能會采取極端方式解決問題。
3、接受不了批評
有一些孩子只接受表揚和好聽的話,一點批評的重話都聽不得。一旦聽到了別人的批評,就過不去那道坎,耿耿于懷。更有甚者因為批評的話想不開,這就是抗挫能力相對較差。
許多父母都有一種錯誤的觀念,那就是既然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、抗挫能力較差,就應該對孩子更加保護。但其實這是不對的,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,尤其是早期時,受一點挫折,是很有好處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