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到了三年級還如此粗心大意,說明這并不是一個小問題,問題出現的也不是一天兩天了,這是孩子從小養成的壞習慣。那么三年級孩子粗心大意怎么辦?
三年級孩子粗心大意怎么辦
1、掌握基礎知識
檢查孩子一二年級的基礎知識熟練地掌握了沒有,尤其拼音的讀寫,生字組詞熟練程度怎樣,一百以內的加減法做到了快速,準確嗎?如果沒有很好的學會和熟練的解答,就要有目的地補補課,輔導孩子學懂學會。
2、做好檢查
檢查生字組詞的書寫是否工整,筆順是否正確,組詞是否確切,背誦課文是否會背誦。認真堅持,逐一落實。
3、學習習慣的養成
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,培養孩子按時作息習慣,課前預習,認真聽課,課后復習,獨立完成作業,及時糾正錯題,天天閱讀課文讀物,適當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等習慣。
4、努力學習
從每個字,每道題開始,堅持多讀,多寫,多練。只要付出辛勤的勞動,才能擁有豐碩的收獲。
三年級孩子粗心大意的原因
1、粗心馬虎
孩子做事粗心,馬虎,一般跟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有關,比如孩子拿東西,不知道放回原處自己的房間,不會收拾自己的書包,需要父母整理,所以父母要督促孩子在生活上做到自己的事情,自己做,即使孩子不會做,只要告訴他方法和技巧,不要代勞。
2、專注力不集中
而對于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,就要鍛煉孩子的注意力了,比如讓孩子做一些找不同的游戲。此外,家長讓孩子寫作業的時候,不僅僅要關注時間長的,還要看重質量和效率的高低。
3、厭煩情緒
有一種飽和原則,就是孩子們慣有的厭煩心情。雖然強烈的想擁有目的,也能夠體會把事情做完的樂趣,但是因為課程繁多在內心產生阻力,無法持續主動地去做事,如果把要求的水準降低,課業的份量減少,繼續培養孩子在低潮時的活力,那么他們在低潮過后,又會升起責任心,更主動地去做功課。
其實處于三年級的孩子,已經有了自己的思維方式,可以分清楚是非對錯,家長要做的只是給孩子講清楚粗心大意的后果,讓孩子自發的改正這種行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