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快要期末考試了,本來應該認真備考的,卻混混沌沌,不似大人希望的有打算又肯努力,這讓你很焦慮。我想這種情況在父母中還是比較常見的。脾氣好一點的父母,會想著法子提醒孩子,脾氣粗暴一點的,可能會拿眼睛瞪,發脾氣,甚至上手修理,這都是不可行的,那么,孩子不喜歡復習怎么辦呢?
孩子不喜歡復習
1、對還愿意學習的孩子,想辦法激發他的內動力。
內動力是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,主動去復習,積極應對考試的根本,也是提高孩子專注力的關鍵。在孩子剛一開始接觸學習的時候,就應該激發他的這種內動力,比如可以利用成就感。
2、對排斥學習的孩子,用外部獎勵來激發他的學習動力。
我們都知道,要想讓孩子在學習上有充足的內動力,需要在一開始就幫助孩子建立求知欲,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。
但是,說說很容易,這種內動力的培養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成功的。在這個復習時間特別緊張的備考階段,我們可以用一些應急的方法,刺激孩子學習,比如外部獎勵。
3、對容易急躁的孩子,從改造周邊的環境做起。
心理學上有這樣一個觀點,當外界的環境比較復雜、混亂時,人的內心也容易變得急躁起來;而當外界的環境整齊有序時,人的內心也容易得到平靜。所以,改變環境可以幫助孩子變得更專注,更少分心。
這里的環境,包括家庭氛圍、外在環境,特別是孩子學習場所的環境。所以,當孩子學習時,最好能夠把時間、場所都固定下來,而環境也要盡可能的簡單,避免過多的刺激。
另外,清空桌面也特別有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,如果桌上放著很多亂七八糟的東西,孩子很可能會被吸引。如果家長已經給孩子配備了手機,那么在孩子學習時,最好先把手機收起來。手機是最容易讓人分心的,而且容易讓人忘記時間的流逝。
家長怎么幫助孩子復習
1、將各個科目的結構用圖表的方式列出來。
學習一個重要的思維是看一本書或者一學期總體內容的結構布局。
孩子復習的時候,不是拿起書本,隨便翻著往前復習,這樣學習就好像蓋房子,拿起磚就用,不知道整個樓房的布局,等辛辛苦苦蓋完,卻發現蓋的不正確。
讓孩子把每本書的結構羅列出來,分類本學期學了哪些類別的知識,比如語文知識類別的劃分為生字、詞組、句型結構有幾個、語法有哪些、閱讀理解等等。
再將每個類別的知識細分出來。例如生字,可以指導孩子分為動詞、名詞、形容詞、象形詞等等;詞組可以分為2個字、3個字和成語等。
從結構布局到細分知識點,對孩子最重要的獲得思維清晰和明確的方向,一步步開始從簡單到有組合的復習,孩子可以在短期內將所有的知識一網打盡。
2、幫助孩子做好時間的安排,這是非常重要的。
如果你把我給你的上面方法掌握了,卻沒有科學合理的時間安排,一切好復習方法無處可用。
幫助孩子列出到考試前的每天時間安排,其中要考慮孩子在學校上課、來回路上時間、睡覺和休息時間外,剩下的時間一定要好好給各個科目分配。
建議每天只要復習兩門課程。最好早上起來復習需要背誦的知識點,對于小學的孩子,背誦的能力是很重要的,因為孩子對一些知識點不是完全理解,先要背會,隨著孩子理解能力提升,后期能夠自然理解。
晚上讓孩子復習數學,先把當天要復習的數學內容中的基本概念和知識點全部掌握,接著讓孩子做一些習題,關鍵家長要知道考試都有哪些題型,多做一些之前沒有做過的題型,當然,如果已經做過的題型,沒有完全掌握,肯定需要繼續做。
接著,家長要依據孩子各個科目復習的內容多少、進度,指導孩子及時做出時間上的調整,有的薄弱環節需要增加復習時間,有優勢的方面可以減少復習的時間,保證各個科目的知識點和題型都能夠全面復習,考試就會輕松拿下分數,獲得優秀的成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