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孩子學習成績差的最主要原因:不復習。許多學生沒復習就開始練習,作業遇到問題了再翻書,抓耳撓腮也想不出來。有的學生的復習,隨意東翻翻、西看看,方法不對,花了時間成績卻沒明顯提高。知道的復習的必要性,如何做好復習非常重要,那么,怎么教孩子復習呢?
怎么教孩子復習
嘗試回憶。
關上書,盡量回顧課堂學習內容,看看哪些是沒弄懂的,哪些是該記憶沒記牢固的。
細讀課本。
現在的教材有個顯著特點,就是非常便于學生的自學,細讀教材就是把課堂所學的教材內容再看一遍,弄懂沒弄懂的,記牢該牢固記憶的。
不同學科,重點不同。
數學、物理、化學、生物、科學這些學科,要重點理解概念、法則、定理、規律。
語文學科的課文復習,可按“寫了什么、怎樣寫、為什么這樣寫”來細讀課文,積累背誦一些精華語段。
英語學科的復習,熟讀文本,牢固記憶詞匯和理解語法。
高中階段政治、歷史、地理要把握各知識間的內在練習,結合生活來理解知識,把知識學活。
細讀課本自己不懂的怎么辦?先反復琢磨一會兒,不懂的再請教或借助于網絡來解決。
學習,一定要有個苦苦思考的過程。
整理筆記。
把課堂筆記再整理一遍,梳理出這節課的知識圖(思維導圖或知識框架)。
梳理知識圖,要與之前學過的知識練習起來,形成一個知識系統。
練習自測。
做課堂布置的課后作業,或自己做課本上的、學習資料上的小練習,檢查復習效果,看看能不能運用知識解決問題。
復習,按時間來分,有及時復習,一周復習,一月復習等;按學習內容來分,有一課復習、一章復習、一單元復習等。要把時間和內容的復習結合起來。
孩子復習方法
1、新舊結合法
復習時,應加大對基本知識、基本技能的復習力度,做到溫故而知新。如:識記字詞,有一個小竅門,就是一邊讀,一邊用手在書桌上書空練寫,手和嘴一起動,這樣記得快,記得牢。我們要充分利用點點滴滴的時間,爭取多記幾個公式,多背一篇課文,多溫習一遍老師在課上講的重點,才能把有限的時間變成無限的力量!
2、歸類法
我們在課本上學到的知識,常常是零散的,要想把它變成自己的知識,就必須進行一番加工整理,理清知識要點,在頭腦中構建起一個知識網絡,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,這樣學過的知識才記得牢,用的活。
3、回顧復習法
回顧本學期學過的內容,為了使自己做到觸類旁通、舉一反三,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,在學習上再上新臺階,復習時以單元或分類的形式,把所有的知識要點在腦子里像放電影一樣再過一遍,加深印象,這樣比捧著書本去復習,效果會更好。
4、查遺補漏法
在對知識點進行梳理的時候我們應抓住重難點。對于重點應吃透,并盡可能在實際中進行運用。對于難點則要努力攻破,一方面可以結合教材中的內容進行理解,另一方面同學之間可以加強交流,在交流中解決這些難點。還可以把平時作業中所出現的錯誤,再進行一次分析,確保不再犯同樣的錯誤。
5、環環相扣復習法
長時間用同一種方式復習效果不好,尤其對于小學的孩子更是如此。比如復習語文,可以讓學生以朗讀、背誦、默寫、造句、寫作文等不同的方式變換進行。復習數學,就可以讓學生看書、記公式、做練習題(計算題、應用題),而且習題也要注意變化題型。還可以根據時間的長短,采用不同的復習策略。如果時間很寬裕,可以讓孩子從頭至尾將書過一遍;如果時間緊迫,再平均分配時間顯然不合適,就得重點復習自己的薄弱環節,以便達到理想的效果。
對于學過的知識一定要及時復習,這樣才能對抗遺忘,真正記住。但是復習不等于重新學習一遍,要善于總結方法,把所學的知識聯系起來形成一個新的系統,幫助大腦更好地記憶與理解,從而提高復習效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