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歲的孩子已經懂事了,如果在交流上有問題,可能是比較內向或者是不自信,家長要多留意孩子,多帶孩子出去走走,眼界開闊一些,心胸自然寬大;千萬不能給孩子傳遞一些負面的東西,這樣孩子會更自卑。
十歲孩子不喜歡和別人交流怎么辦
放下高姿態傾聽孩子,和孩子成為好朋友。
當孩子進入青春期,就會建立起自己的獨立思想和意識,也渴望有更多的自由和空間。而很多父母卻遲遲沒有改變過往的教育方法,時刻用家長身份的“高姿態”來教育孩子。
就像您提到的,經常讓孩子打招呼,讓孩子多和老師同學交流,可這樣命令式的教育對青春期的孩子是沒什么用的。要放下“高姿態”的家長身份,以平等有愛的身份(朋友)和孩子交流,這樣孩子才更容易接受。
不要因為一些禮貌問題就對孩子進行指責,而是應該通過溝通引導,教育孩子如何懂禮儀。要學會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見,傾聽孩子,耐心聽完再去分析孩子想法中的不足。傾聽孩子、給孩子更多表達自己的機會,既尊重了孩子的意見,又能鼓勵孩子多說話、多交流。
培養孩子自信心,鼓勵孩子與人交往。
“連個女生都不如、像個啞巴”之類的話,非常傷害孩子的自尊,別用這些負面評價去否定孩子。這樣只會是讓不愛說話的青春期男孩子變得更加畏縮膽小,讓他變得更加沉默寡言。
很多時候孩子不愿意說話,不愿意與人交流,就是因為父母長期否定孩子,讓孩子缺乏自信。缺乏自信的孩子總是認為自己沒有能力,做什么都會被否定,所以就喜歡回避各種人際交往活動。
家長應該幫助孩子樹立自信,當孩子擁有了自信,也就有了與人交往的勇氣和動力。此外,父母要鼓勵孩子積極參加班級活動,并在活動中引導孩子多交朋友。多與一些性格開朗的孩子交往,才能讓內向的孩子慢慢變得活潑起來,進而和同學伙伴玩成一片。
多觀察孩子興趣,給孩子高質量陪伴。
孩子在房間自己用左右手下棋對弈,說明您和家人平時給到孩子的陪伴比較少。很多孩子性格內向就是因為缺乏安全感,導致不愿與人交流,想改善這個問題,就得多陪伴孩子。
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,參與到孩子的生活中,讓孩子充滿安全感,這樣孩子慢慢就會變得活潑健談。此外,孩子不愛說話,不與人交流,很多時候是因為談話的內容無法引起他的興趣。
因此家長要在生活中多觀察孩子的興趣愛好,孩子喜歡下棋,您和家人就可以投其所好,多陪他下。在下棋的過程中,可以聊聊下棋的技巧或者聊一些孩子感興趣的話題,讓孩子慢慢打開話匣子。
慢慢你會發現孩子也會用同樣的方式,和老師同學交流自己感興趣的話題,也會愿意和他人聊天、向他人取經。
10歲孩子見人不說話怎么辦
1、了解孩子的個性,不施加壓力
家長不要急于給他施加壓力,不顧孩子的感受硬是讓孩子在他人面前表現自己,這樣反而會讓他更加害怕再接觸這種場合,父母需要做的是,為他們提供一個安全、穩定、舒適的社交環境,給他一些時間來緩沖,當他感覺這種社交場合是安全、沒有壓力時,就會很樂意地表現自己。
2、讓孩子走出家庭封閉式的“小天地”,擴大孩子的交往范圍
父母在日常養育過程中,要注意培養孩子多跟人接觸,比如,家里來客人時,可以讓孩子出來一起招待客人,平時多帶孩子出去串串門,讓他多跟其他同齡的孩子一起玩耍,逐漸擴大社交圈子,見多識廣了,自然慢慢就沒那么怯生了。
3、給孩子多一些鼓勵,不要給他“貼標簽”
有些家長看到孩子在人前表現得比較內斂時,就會當著客人的面說:“這孩子在生人面前就是這樣,比較怕羞。”這表面上是給孩子解圍了,實際上是給了孩子一種消極的暗示,讓他更加不喜歡在生人面前說話了,所以要切忌給孩子“貼標簽”。應當是多表揚孩子。
10歲孩子不合群的原因及解決方法
1:首先,讓兒童克服自卑的心理。有些兒童之所以不合群,是由于存在自卑心理引起的,兒童不敢和其他的同齡兒童交往,要及時的進行心理支持,讓兒童克服心理自卑的情緒。
2:要教給兒童社交的技巧。有些兒童之所以不合群,是由于不知道怎樣表達,社交技巧缺乏,讓兒童掌握常見的社交技巧,主動的參與游戲,就會慢慢的合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