挫折教育其實是指讓孩子在受教育的過程中適當地遭受挫折,從而激發孩子的潛能,增強孩子抵抗挫折的能力。一個人想要成功,一定會經歷很多的挫折,那么怎樣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呢?
怎樣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
1、不要溺愛孩子
父母都愛孩子,但這種愛容易變得泛濫,被溺愛的孩子享受著優越感,一旦遭受父母冷落或嚴厲對待,孩子就會受不了,很難受適應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。所以,理智的父母要理智地愛孩子,該嚴格要求孩子時應該釋放父母的威嚴,讓孩子明辨是非,不過度以自我為中心。
2、幫助孩子釋放負面情緒
在孩子成長過程中,難免會遇到一些小困難,比如和同伴鬧矛盾,或者考試失利等等,孩子難免會情緒低落,孩子情緒管理的能力差,父母應該幫助孩子及時釋放內心的負面情緒,不對孩子進行過多的批評,分散孩子的注意力。當孩子的情緒穩定后,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,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。
3、接納孩子的情緒
孩子遭遇挫折,難免有情緒失控的時候,父母應該懂得接納孩子的情緒,如果孩子很難調整好自己,父母可以嘗試陪伴孩子玩游戲、談心、散步等來緩解孩子的壓力。
父母切忌看到孩子大發脾氣就火冒三丈,而看不到孩子背后的壓力,當父母和孩子充分溝通后,了解孩子內心所想,才能進一步解決眼前的矛盾。
4、培養孩子強大的內心
孩子面對挫折的處理能力不是短時間就能養成的,每一次面對困難,都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好時機,幫助孩子正確看待困難,當孩子能很好地克服眼前的挫折,父母應該及時肯定孩子,這樣孩子就會在以后的生活中繼續保持積極的態度。及時孩子失敗了,也要告訴孩子,“輸”并不丟人,也不奇怪,及時分析原因,就能及時扭轉局面。
怎么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
合理引導。當孩子遇到挫折時,給孩子更多的鼓勵,培養孩子積極良好的心態。
獨立為主。遇到挫折時,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去思考、去探索,讓孩子體會獨立克服困難的成功。
幫助為輔。如果孩子對于挫折有些手忙腳亂,家長朋友這時候可以從方法上給孩子點到為止的啟發和指導,讓孩子正確平衡自我解決和他人幫助的關系。
力所能及。盡量不要給孩子設置無端的挫折,挫折不是越多越好,力所能及才是最重要的。另外,尤其注意不能因為挫折而否定孩子本身。
總之,在孩子發展的過程中,沒有挫折不行,挫折過多、過大也不行,成人要正確引導,使孩子能正視并戰勝挫折,健康發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