剛剛步入青春期的孩子,會因為不適應自己生理上和心理上的變化,而做出一些叛逆的行為,家長一定要表示理解,正確看待孩子的這種行為,好好引導孩子。那么怎樣對待青春叛逆期的孩子?
怎樣對待青春叛逆期的孩子
1、多關注孩子
孩子都是需要父母的關注的,平時多注意觀察孩子的變化,沒事的時候抽出一點時間和孩子談談心,了解孩子的心思,對孩子有個清晰全面的認識。對孩子越了解,就越能減少彼此間的誤會,保持良好的親子關系,避免孩子叛逆。即使孩子叛逆了,也知道孩子的問題出在了那里,能夠有針對性的去引導教育孩子。
2、保持冷靜
很多父母面對孩子叛逆不聽話的時候,常見的反應就是大怒,厲聲呵斥,不給孩子辯解的機會,這根本解決不了任何問題。所以家長要保持冷靜,給孩子一點耐心,傾聽孩子的想法。當你耐心傾聽孩子的想法時,無形間已經降低了彼此沖突的幾率,更有利于幫助孩子解決問題。
3、尊重孩子的想法
孩子進入青春期后,自尊心和逆反心都比較強烈,父母要改變對待孩子的態度,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氣跟孩子說話,容易導致孩子逆反心理的發作,要和孩子做朋友,尊重孩子的想法。遇到孩子叛逆不聽話的時候,和孩子講道理,給予孩子選擇,讓孩子自己做決定。
4、給予孩子自主權
給孩子一定的自主權,不處處約束,既然孩子處于叛逆期,有些事家長就不應該再做硬性規定,而是有條件地讓小孩享受民主權利。不能用你的標準來處處約束他,對他的行為最好“有所管有所不管”,堅持住自己的原則和底線,在這之間給予孩子足夠的自主權和選擇權。
孩子青春叛逆期形成的原因
1、青春期心理
青少年處于心理“斷乳期”,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,迫切希望擺脫成人監護,他們反對成人把自己當小孩,要求以成人自居。
2、家庭的因素
父母對孩子給予的心理和物質的照顧過多,超過了孩子所能耐受容忍的程度,對孩子來說往往是一種被強加的、不正常的無形的壓力,易于引起他們無謂的煩惱,也抑制了他們的獨立性和完整個性的健康發展,易產生叛逆心理。
3、社會因素
青少年的心理活動,會受到社會經濟制度變革,文化、道德、法律等意識形態發展,善惡、美丑、是非、榮辱等觀念更新等方面的影響。特別是現在社會變化日新月異,容易導致青少年的叛逆心理。
孩子青春叛逆期形成的原因各不相同,解決的辦法也各不相同,所以家長平時一定要多關注孩子,多了解孩子,找到真正的原因,然后再去針對性的引導孩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