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一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出現叛逆期,只不過每個孩子的叛逆表現和程度都是不同的;那么,怎樣對待叛逆期的孩子?
怎樣對待叛逆期的孩子
1、陪伴
所謂陪伴不是簡單的陪伴,而是全方位陪伴,甚至陪孩子玩游戲。可能有些家長做不到,但是孩子在叛逆期他們也很難過,這是生理因素造成的,所以這個時候家長是幫助孩子渡過難關。
2、學會理解孩子
經常給予孩子適當的贊揚和鼓勵要學會理解孩子、賞識孩子、肯定孩子。在父母賞識的目光里,教育才能充滿希望。得到父母的贊揚,孩子會變得心情愉悅,信心倍增,內心充滿了幸福感,更容易接受父母的意見,克服自身的小毛病。
3、尊重孩子
家長不要老是盯著孩子的弱點,不要拿孩子的弱點同別的孩子的優點比較。在與孩子接觸時,家長應盡可能多找孩子的優點,并多鼓勵,減少孩子對家長的抗拒心理。
叛逆期的孩子有哪些表現
1、破壞性強
處于第一階段叛逆期的寶貝常有的叛逆表現:摔東西、拆玩具、亂寫亂畫、撕書、故意把玩具丟的滿地都是。他們大部分處于2-3歲,能接觸到的人或事情最多的就是父母和家庭,而父母給孩子最多的就是玩具和書本,這些離孩子最近他們也最容易獲得,因此他們會通過身邊的這些來表達自己的情緒。
2、倔強固執,情緒反應激烈
堅持要特定的某一件東西,即使是外表相同的也不要;堅持要穿某件衣服某雙鞋,即使不符合季節;想要做的事堅決要做到,否則就大哭大鬧。這種叛逆表現大部分出現在“兒童叛逆期”時期,這期間的寶寶處于6-8歲,已經開始出現自我的意識,喜歡有自己的主見,慢慢開始反駁父母的意見。
3、和父母唱反調,不理睬
父母要求的事偏不做,越是禁止做的事情越要做;不理睬父母,寧愿自己玩,不要父母一起玩;喜歡挑戰權威和規則,極力想要去打破這些;也喜歡和父母講條件,當父母答應了自己的條件之后,才會去做父母要求的事情。
怎樣對待叛逆期的孩子,應對孩子的"叛逆期",最不妥當的做法就是和孩子對抗。叛逆期的孩子遇到了來自父母強大的對抗,要么就會激發起他們在將來一直與父母對抗下去的動機,要么被父母的強權壓制后會讓孩子變得懦弱退縮,一旦遇到外力的阻擋就畏懼順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