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罵孩子后要適當?shù)慕o孩子做心理輔導,樹立孩子繼續(xù)學習的信心,避免出現(xiàn)因為過度打擊,影響孩子心理健康。
打罵孩子后,待孩子情緒平穩(wěn),要給孩子講道理,首先給孩子道歉,然后給他講明白為什么會有這種舉動,分析錯在哪里,以后怎么改正。
孩子被打罵后的心理疏導
一、及時跟孩子道歉
不管孩子做錯了什么事情,都不應該用打罵的方式,要是家長打了孩子的話,就會讓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影響,孩子雖然年齡小,但也是愛面子的。很多的家長都會有這樣的困擾,那就是自己打了孩子之后,孩子會在很長一段時間不愿意和你交流溝通,其實,這是因為心里對家長有意見,而家長這個時候要及時的跟孩子道歉。等孩子原諒家長,心情也平靜下來之后,家長就可以跟孩子坦誠溝通,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不對的。
二、跟孩子友好的溝通
孩子做錯事情確實是不對的,家長教育孩子也是對的,但是通過打的方式來教育孩子,那就是不對的了,有時候,孩子做錯事情了,家長可以和孩子友好的溝通,這樣的話,孩子更加可以聽得進去。
三、擁抱、接納孩子
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在不斷犯錯中習得,家長要允許孩子犯錯,接納自己不完美的孩子,幫助孩子克服困難。孩子已經是有非常強的負能量,家長這時要更加關注孩子的內心,多安慰他。除了精神上的交流,適當?shù)闹w接觸也是可以幫助孩子遠離負面情緒,而擁抱是可以化解孩子的傷心和委屈的有效方法。
如果家長因為無法控制自己的脾氣,對孩子施暴傷害到孩子,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向孩子道歉,承認自己的問題。別小看了給孩子道歉這件事,如果家長打完孩子,特別是因為自己一時沖動打了孩子,會很容易給孩子留下陰影。還會讓孩子厭惡父母,以后的親子關系也會受到影響。當然,家長知道自己是沖動打了孩子不對,在給孩子道歉的時候除了要說自己的不對以外,還要說孩子的不對,之后再向孩子保證要控制自己的脾氣。家長在給孩子道歉的時候,需要誠心實意,不能欺騙孩子,否對親子關系的傷害更加的大。
四、對孩子表達愛意
家長在打完孩子或者罵完孩子以后,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恐懼感,也會讓孩子懷疑爸媽是不是真的愛他。很多孩子開始和父母越走越遠,就是因為他們以為父母不再喜歡自己。所以,如果家長在打完孩子以后,還是要及時安慰孩子,讓孩子知道你愛他,一方面孩子會更容易原諒你的過失,另一方面也不會讓他覺得你不再愛他。
五、疏導孩子的心理
待孩子情緒平穩(wěn),要給孩子講道理,讓孩子明白為什么會有這種舉動,分析錯在哪里,以后怎么改正,在幫助孩子樹立信心,以免因為苛責孩子,導致孩子的心理不健康,影響孩子生長發(fā)育。同時也需要給夸獎孩子,就是所謂的打一巴掌給一個甜棗,至少要讓孩子覺得他并不是一無是處。
孩子不是我們的財產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,孩子也是一個人。千萬不要用我們固有的經驗和標準去束縛孩子,年齡層次不一樣,自然會有所代溝。在想打孩子前不妨問問自己,除了打我們就真的沒有別的解決方法了嗎?
不打不罵怎么教育孩子
1,家長首先管住自己,語言文明,行為端正,尊敬長輩,關愛弱小。如果家長在外喝酒打牌不歸家,或邀人到家喝酒打牌,這樣的環(huán)境影響你的孩子。有些家長很浮躁,自己沒做好,卻怪孩子不聽話。
2,家長要耐心陪伴孩子,到外面游玩參觀,向孩子介紹景物或參觀內容,使孩子“玩有所樂,玩有所獲”。
3,家長說話要算數(shù),家長自已言而有信,千萬不能出爾反爾。答應孩子的事,要兌現(xiàn)。不答應的要求,孩子再磨也不行。
4,家長要認真輔導孩子,在家看書寫作業(yè),家長要陪在身邊,能輔導的輔導,不能輔導的幫他查查資料,想想辦法,打電話請教老師或同學。如果孩子作業(yè)馬虎了,家長及時發(fā)現(xiàn)及時糾正。一定要將孩子良好的習慣培養(yǎng)起來。
5,家長要做到寬嚴有度。貪玩好動是孩子的特點,只要能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和家長布置的家庭任務,就不要繼續(xù)加壓了。有些家長看到孩子完成任務還有時間,就認為任務輕了,還要再布置,使孩子看不到“希望”,只好“磨洋工",甚至直接反抗。
孩子一反抗,家長就生氣,矛盾沖突可能又發(fā)生了。這是家長的錯誤,不怪孩子。
總之,家長既要管好自己,也要理解孩子。做到以上幾點“不打不罵不嘮叨"也能管好孩子的。
首先父母要先克制住自己的情緒,不要動不動就發(fā)火發(fā)泄,要想解決問題要先平靜自己的心情。然后就是要給孩子解釋的機會,了解孩子的出發(fā)點動機,不要一棍子打死。其實最重要的就是平時在家要多和孩子樹立規(guī)矩,犯錯誤了要懲罰,但要讓孩子明白懲罰的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