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于這樣的問題,家長首先不要感情用事,要詢問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。家長既不要不問青紅皂白地責備和打罵自己的孩子,也不要去學校找老師或打人者“算賬”。
孩子被人家大了,自然家長的心理都會感到不好受。但是家長一定要保持克制。在詢問清楚的前提下,家長要客觀公正地進行處置。如果是自己孩子的問題,這要讓孩子自己認清;如果是他人的過錯則應引導孩子如何在以后的過程中防范類似問題,并通過適當的方式與老師進行溝通。
孩子在學校因各種原因與他人產生矛盾都是很正常的和難以避免的,家長就是要通過這類事件教育和引導自己的孩子健康地成長。
孩子被打如何心理疏導
第一,讓孩子先把情緒穩定下來,給孩子一點獨處的時間,讓孩子把心徹底靜下來。
第二,等孩子情緒徹底穩定下來,找孩子喜歡的話題聊天。
第三,平和的問孩子今天發生了什么事情,盡可能的讓孩子把事情經過,來龍去脈講清楚。
第四,在弄清楚原因的情況下,有針對性的給孩子分析交談,讓他明白以后遇到這種事情應該如何處理。
第五,教育孩子,不要欺負別人,要懂得團結友愛,但是,也不能別被人欺負,要懂得如何自我防衛。要想不被欺負,只有自身素質和知識強大了,別人也就不敢欺負自己了。
第六,與對方家長交流,不要讓事情惡性循環。
第七,與學校老師聯系,就這種現象,要引起高度重視,一定要教育好學生,同學間發生矛盾后還有很多其他方法解決,不一定只有打架,并且要及時告訴老師,就近的任何老師。
孩子被打家長的正確做法
1.及時確認受傷情況
在發現兒子/女兒受傷之后,雖然父母會很生氣他們被打,但第一時間真的不是先找當事人。孩子被欺負之后,情緒是最低落的時刻,此刻的他們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愛,抱住她,安慰她,知道有父母在身邊,她可以不用再害怕。先處理孩子的生理傷口,再治愈孩子的心理傷口。
2.溝通是否是長期受到欺凌
當安撫好孩子情緒之后,試著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,看是因為與同學發生小摩擦而引起的打架,還是被惡意傷害。是偶爾一次,還是持續欺負很久。從與他們的溝通中,了解孩子真正所處的境況,與傷害者之間的矛盾關系,以及孩子內心對這件事的認知。
全面了解事情的真相,用最合適方法來解決問題,清楚的了解孩子對這件事的認知,才能更好地安慰到他們,用更好更有用的方法來引導小孩走出傷害,并且避免再次被傷害。
3.情節嚴重者可直接采取法律措施
校園欺凌對于學生造成的傷害,不僅僅是生理上的傷口,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傷害。長期受到被欺負的他們,會極度缺乏安全感,并且會下意識對身邊的人缺乏信任,總是處在一個驚慌失措的狀態,長此以往,心態緊繃之下必然會崩。
我們作為家長不能教育自己的孩子,當別人打了他之后如果不還手就吃虧了,也不要教育孩子如果被人打了要找自己平常熟悉的玩伴,或者哥哥姐姐幫忙。這些都是錯誤的教育方式!我們要從源頭上制止孩子的打架行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