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為家長可能會發現,孩子進入六年級一下思想就發生了重大變化,之前聽話的懂事的孩子現在越來越討人嫌了,孩子各種各樣的壞習慣開始顯現出來。那種躁動、懵懂逐漸顯現出來。
應該說孩子的身體和心理變化的時候,家長們也要跟著變化。
作為家長要和孩子聊天似的談話,如果家長還是之前那樣的交流,孩子只能是和家長距離越來越遠。因為孩子有了自己的思想,有了自己的思考,甚至是有了自己的空間。針對這些,家長們更要隨時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。
六年級學生教育方法
第一:尊重孩子,多鼓勵。
家長不應該總是盯著孩子的弱點,不要拿孩子的短處同別的孩子的長處比較,要多發現他們的閃光點。
第二:換位思考,找問題。
我們每個人都是從青春叛逆期走過來的,面對孩子做出的令人不解的行為,不妨換位思考,想想他們為什么這么做。
第三:平等交流,穩情緒。
要做到這點,家長就不應該老是講成績,這會增加他們的壓力。交流時,可以從家事入手。
第四:自控情緒,會傾聽。
家長要在冷靜后,以一種平和的心態傾聽孩子的心聲,做到能不動手就不動手。
第五:允許犯錯,少束縛。
孩子在這個時期是行成主見的關鍵時期,小錯肯定難免,所以應該允許孩子犯一點錯,不要過分束縛孩子的手腳。
第六:適當減負,少壓力。
家長要給孩子適當的玩的時間,給他們快樂的童年,而不應該把自己未實現的愿望強加到孩子身上。
六年級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
1、六年級學生感知覺屬于少年階段的特點,但相對比較,六年級學生的視覺和聽覺的感受性已發展到一定水平,感知事物的目的性比童年階段明確,感知事物的精確性也有所改善,許多練習雖然屬于已學過的教材,但其動作規格標準提高了。
2、六年級學生的集中注意能力有所發展,集中注意、專心致志的時間可達30分鐘左右。注意分配能力也有提高,在注意腿的動作同時,還能注意到手或腳的動作,注意上下肢動作的同時,還能注意到重心的變換。
3、六年級學生有意記憶在不斷發展,開始由教師布置任務的記憶過渡到自覺的意義記憶。
4、六年級學生已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,但仍然是同直接與感性經驗相聯系,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性,仍習慣于模仿實際動作。因此,需加強啟發式教學,發展學生比較、分析,綜合思維的能力。
5、自我評價意識逐步得到發展,十分尊重強者確定朋友關系的傾向十分濃厚,愿意同水平相當者競爭,自尊心、自信心、好勝心強,但往往對自己的能力估計過高。
總之這一階段是孩子成長的重要階段,而孩子卻正處于叛逆期,凡事家長都應該以引導為主,培養孩子的獨立性,切不可獨斷專行,粗暴式管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