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進入青春期,自我意識增強,會產生很嚴重的叛逆心理。他們好像對所有人都不服氣,覺得自己與眾不同,很容易與人產生摩擦,發生打架的行為。家長應該引導孩子認識到打架的后果,避免以后再出現這種行為。那么孩子被打后該怎么安撫呢?
孩子被打后的心理安撫
1、家長在這時候一定要先安撫孩子,讓孩子把情緒穩定下來。
2、等孩子情緒穩定下來,詢問孩子今天發生了什么事情,盡可能的讓孩子把事情經過,來龍去脈講清楚。
3、在弄清楚原因的情況下,有針對性的給孩子分析交談,讓他明白以后遇到這種事情應該如何處理。
4、家長要教育孩子,不要欺負別人,要懂得團結友愛。但是,也不能別被人欺負,要懂得如何自我防衛。要想不被欺負,只有自身素質和知識強大了,別人才不敢欺負你了。
5、聯系對方的家長,如果是對方的過錯,要讓對方給孩子道歉。
6、與學校老師聯系,就這種現象,要引起高度重視,一定要教育好學生,同學間發生矛盾后還有很多其他方法解決,不一定只有打架,并且要及時告訴老師。
孩子打架如何教育
1、找到孩子打架的原因
孩子在成長中自我意識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的萌發,凡遇到了不合意的人就動手打人,用這樣的方式來表示自己的反抗。如果父母遇到這樣的情況,應該分析孩子打人的原因,進一步想出對應方法。
2、父母要以身作則
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,有些孩子會打人是因為父母有打人的行為,當孩子看到之后會模仿父母的行為。所以當孩子出現打人的行為時,父母要檢討一下自己是否有動手打人的習慣。
3、教會孩子合理的宣泄情緒
孩子會遇到一定的煩惱,合理的宣泄煩惱亦是十分必要的。所以父母要及時的引導孩子向大人傾訴內心的情感,釋放當時不愉快、壓抑的情感。
4、父母平時要多關心孩子
有些孩子會打人是想要獲得父母的關注。所以父母要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,提高孩子自信心,表揚其優點,讓孩子感到被愛和關注。
5、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
孩子如果打人了,要讓孩子及時道歉。在打人之后道歉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一個環節,目的是讓孩子學會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,同時也讓孩子明白做錯事情不怕,但一定要學會真誠的道歉。
如果孩子出現了打架的行為,家長一定要給孩子做出正確的引導,讓他意識到打架的后果,認識到自己的錯誤,并作出深刻反省。要好好的與他們溝通,讓他們知道打架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