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年一度的高考結束后,一些孩子非但沒有考后的輕松和開心,反而變得更加焦慮,坐立不安,很多家長不知該如何安慰孩子,其實孩子出現這些現象,與孩子擔心成績、無所適從有很大關系,父母千萬不要責罵孩子,要多與孩子溝通,幫助孩子轉移注意力。
高考后孩子情緒煩躁怎么辦
幫助孩子學會放松。父母可采取轉移法幫孩子從對高考分數的關注,轉移到其他方面。讓孩子去做自己喜歡的事,如打球、聽音樂、和朋友聊天等,忘卻煩惱。或進行體育鍛煉、出外旅游,也可根據孩子的需要進行“調整性學習”,如看一些文藝類的書籍。
接納理解孩子。家長要充分共情孩子,理解孩子,及時與孩子溝通,鼓勵孩子把煩惱和痛苦說出來,不要一味責怪孩子,對于不能改變的結局要勇敢接受,鼓勵孩子對未來作出選擇、安排。
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注和支持。家長可以在孩子需要的時候給予他們關注和支持,讓他們感受到家人的關心和愛護。
幫助孩子制定未來的計劃。高考結束后,孩子需要面對未來的選擇和規劃。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制定未來的計劃,讓他們有目標和方向。
鼓勵孩子參加有益的活動。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參加一些有益的活動,如運動、旅游、讀書等,讓他們放松身心,緩解壓力。
高考后孩子容易出現的心理問題
放縱無度。不少考生覺得高考之后就可以隨心所欲地玩,認為高考結束便意味著自己熬到頭了,因此毫無節制地放縱自己。有的考生每天忙于聚會狂歡、通宵上網、熬夜刷劇、打游戲等,興奮過度的后果是身體超負荷運轉,以及生物鐘紊亂,嚴重影響身心健康。
迷茫麻木。一些考生從原來緊張的狀態突然放松后,會出現無所適從的狀態。考試結束后,一些考生會利用幾天時間補覺,之后就會發現自己心里空空的,茫然不知所措、百無聊賴,一下子就失去了目標,甚至陷入空虛的狀態中。
焦慮悲觀低落。許多學生在考后經常會回想考試中哪里沒發揮好而出現自怨自艾、患得患失的狀況,尤其是那些平時學習成績還不錯的學生。他們往往期望值比較高,但在等待放榜的日子里,由于不確定性而變得焦慮。
自責抑郁。一些考生可能覺得自己考得不好,情緒低落,甚至自責、抑郁,表現為吃不好、睡不香。有的考生會突然變得暴躁,讓人覺得難以理喻,嚴重的會出現輕生念頭,甚至采取輕生行為。
空虛無所適從:有的學生從原來緊張的學習中一下子放松下來,會出現一種不知道該做什么、虛無、無所適從的狀態。學生往往美美地睡幾天,把長期缺失的睡眠補一下。但過了幾天,就發覺自己無所事事,心里空空的,茫然不知所措、百無聊賴,一下子就失去了目標,找不到方向。
高考后孩子更容易出現情緒問題,家長該如何引導孩子
在尊重孩子考后安排的前提下,適當提醒孩子保持正常的作息,適當運動,適當參加休閑娛樂活動,包括看電影,聽音樂,旅游,逛美術館博物館等等。
不批評和打罵孩子。孩子若在高考沒有考出理想的成績,應耐心傾聽孩子的苦惱,鼓勵孩子繼續努力,做孩子的后備軍,責罵和責打很可能會讓身心發育不全的孩子做出過激行為。
鍛煉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。高考之后,很多孩子即將面臨離開父母獨立生活,因此在此期間學習獨立生活的技能非常必要,比如可以在家建議孩子嘗試在家學習洗衣服做飯等等,以便在開學后更好的適應大學生活。
鼓勵孩子勇敢嘗試。鼓勵孩子去嘗試原本不會的東西,比如說學開電動車,學習一項新技能,或者換一種衣著風格,一起去逛街,一起去換個發型等。
幫助孩子制定好下一步計劃。針對考的好的同學,家長應該多和孩子溝通,建議孩子去郊游,多接觸下大自然調節下心情。不要每天在家打游戲和電視,還可以多和已經上大學的哥哥姐姐們交流一下未來的打算,為以后的大學生活做準備才是最好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