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小對孩子進行品德教育是很重要的,要引導孩子的規則感,千萬不能養成小偷小摸的習慣,如果孩子偶爾偷偷的拿錢,家長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心,耐心的溝通,了解清楚原因,尋求解決之道。
孩子私自拿家里錢怎么辦
一是是非問題。
私自拿錢錯誤有三:不該偷拿錢;不該撒謊;最主要的是“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”這種思維方式。為了保證教育效果,父母應突出重點,告訴孩子最讓他們生氣的不是撒謊,不是拿錢,而是“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”的想法,這種任性、自私、不計后果的想法是不能容忍的。
正確的選擇應該是放棄自己的愿望或尋求合理幫助,而不應該是不擇手段地去滿足自己的愿望。
二是錢該怎么花,也就是教孩子理財。
對青少年來說,適當的零用錢應該有,家長了解孩子私自拿錢的原因后,首先要反思是否沒有在這方面滿足孩子的合理需要。其次對孩子私自拿錢后將錢花在哪里要弄清楚,并幫孩子分析這筆錢是否該花。家長平時要引導孩子將錢花在合理、必要的地方,對孩子提出的需求不應簡單地以“沒錢”為由來拒絕。
要注意的是,若要改變孩子私自拿家里錢的行為,出發點首先是尊重孩子的人格,切忌當著外人的面來處理這件事,當街打罵的方式會嚴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,讓孩子形成逆反心理,造成親子關系對立甚至敵對的狀態,更不要把孩子曾經拿錢的事情經常掛在嘴邊,不時“揭孩子的短”,導致教育無效,甚至適得其反。
孩子私自拿錢的原因
① 小孩特別想要某種東西,想要以此來獲得別人的關注或贊美,滿足自己的虛榮心,但又知道家長不會滿足自己的愿望。
② 父母在零用錢方面控制的非常嚴格,小孩沒有可支配的零用錢,但卻想做某些事,最后才出此下策。
當然,或許還有其他因素,但絕大多數的小孩偷錢,原因并不復雜。最主要的是,他們并不清楚自己的做法,到底存在多大的問題。甚至在有些孩子心中,自己只是偷偷用了父母的錢,認為和“小偷”是完全不同的概念。
小孩偷錢后,先別著急訓斥他們,要想清楚,他們為什么會這樣做。他們不會無緣由的去做這種事,只有清楚他們的心理,才能更好的教育。
孩子偷偷從家里拿錢如何教育
1、教育孩子時,要冷靜鄭重但是不可嚴厲,更不可打罵,讓孩子感到這件事情應該認真對待,但不要讓孩子感到強大的壓迫,以便孩子能夠接受我們的建議。
2、 這個問題,孩子錯處有三,不該偷拿錢,不該撒謊,最主要的是“不擇手段”這種思維方式。為了保證教育效果,我們應該突出重點。告訴孩子最讓您生氣的不是撒謊,不是拿錢,而是“為了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”的想法,這種任性的、自私的、不計后果的想法是您不能容忍的。
告訴他,滿足自己的愿望要用合理的方式,假如合理的方式行不通,那么正確的選擇應該是放棄自己的愿望,而不應該是不擇手段的去滿足自己的愿望。要給孩子舉一個現實的例子。
3 、建議為了向孩子表示您對他的誠意,您可以每個月適當增加他的零花錢。
4、 假如有些東西孩子十分需要,您應該盡可能的滿足他。假如,您堅決認為不應該滿足孩子,那么一定要給孩子講清為什么,盡量取得孩子理解。而不應該是強硬的簡單的禁止。
5、 當您的孩子主動的承認自己的錯誤而不是掩飾錯誤時,不要批評孩子,應該告訴他,你雖然犯了錯誤,但是你主動承認錯誤,讓媽媽(爸爸)很高興,媽媽欣賞你得的勇氣,媽媽為你自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