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春期的孩子自尊心十分的強烈,家長們在發現青春期孩子偷拿家里錢,一定要保持冷靜,合理對待,切莫傷及孩子的自尊心。要知道孩子是一張白紙,家長在上面怎么描繪,孩子就會得到怎樣的人生。
青春期孩子偷拿家里錢怎么辦
1、耐心的和孩子溝通。家長發現孩子有偷錢的行為,就要耐心的和孩子交流,發現孩子的需求,要知道他為什么有偷錢的心理。比如說孩子想吃什么好吃的,買什么玩具,父母力所能及的正常范圍之內的,就滿足他的要求。不要對孩子管控的太嚴格。
2、適當的給孩子零花錢并灌輸金錢的正確概念。平常的時候家長也不要對孩子過于苛刻,該給的零花錢也是要給的,畢竟孩子也有自己想要的東西,只要不過分家長可以滿足一下孩子。在金錢上面對孩子的教育理念在于適當,不可過度,也不可過嚴。
同時也要向孩子灌輸金錢的來之不易,適當的讓孩子知道父母上班的辛苦,得到孩子的理解,并告訴孩子想要錢可以和爸爸媽媽開口要。
3、教育孩子節儉,不盲目攀比。如果家長不告訴孩子錢來之不易,那么孩子一定學不會珍惜,孩子會養成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,如果他們沒有錢了,就會容易做出偷的行為。另外,孩子的有一些消費是出于與同學的攀比之心,所以家長一定要教會孩子如何正確的對待自己的這種心理,知道盲目攀比是有害的。
青春期孩子為什么會偷拿家里錢
1、沒有滿足孩子的“欲望”。當孩子提出要什么東西時,父母就會搪塞過去,更不會輕易地滿足孩子,孩子的“欲望”沒有得到滿足,于是就開始偷拿父母的錢,來滿足自己所謂的欲望。
2、孩子的金錢觀薄弱。孩子對金錢的認知并不完全,很可能會認為家里的錢只要自己拿到了就可以隨意的花費,并且對于金錢的獲得缺乏了解,很少講金錢和勞動掛鉤,意識不到偷拿錢的錯誤所在。
3、孩子偷錢的行為沒有被及時的糾正。當孩子偷拿家里的錢而沒有別及時的糾正后,孩子就會認為這樣的行為并沒有什么不妥。進而對這種行為存在認知誤區,當遇到需要花錢的狀況時,就會很容易的做出再一次偷拿的行為。
青春期孩子偷拿家里錢家長打罵孩子會造成哪些影響
1、會傷到孩子的自尊。對于孩子偷錢這個事情,很多家長都會不分青紅皂白,拉過來就把孩子打一頓。但是家長的這種行為根本不能從本質上解決問題。這種教育方法是一種非常極端的手段,會讓孩子的自尊心強烈受挫。
2、影響孩子與父母的關系。家長的過分指責也會讓孩子對父母缺乏信任感,繼而在遇到狀況時會選擇向父母隱瞞。進而親子間的關系會受到影響,彼此的溝通無法得到正確的反饋。孩子也會更加的羞于表達自己的物質需求。
3、導致孩子破罐子破摔。每個孩子的性格都是不一樣的,對于一些比較叛逆的孩子來說,如果家長隨意就對他們進行責罰,可能會導致他們的心理產生扭曲。爸爸不是說我偷錢嗎?那么我就繼續偷,孩子會生出與家長對抗的心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