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對孩子的叛逆期,家長們要便控制為放手,不再強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期望成長,才能幫助孩子快速的走出叛逆期。
初二孩子叛逆如何教育
1、思想上改變:真正接受孩子長大的事實。叛逆不可怕,可怕的是父母不能接受孩子叛逆,也不做出改變,依然習慣運用過去的父母權力來教育孩子,這只會使得孩子更加叛逆。因為孩子叛逆本身就是為了對抗父母的權力,爭取自由,所以父母越是指責、批評,孩子就會越叛逆。
所以,面對青春期的家長,要從內心深處真正意識到,自己的孩子正在逐步長大成人,已經不是“小孩兒”了,今后無論做任何事情,都要把孩子當做“大人”,認真對待。
2、多和孩子溝通交流:溝通交流。“溝通是架起心靈的橋梁”。父母在與孩子溝通交流的時候,最好以朋友的角色去與孩子接洽,這樣孩子也會更放松,更加與你心意相通,你也就更能了解孩子的想法、掌握孩子的最新情況。孩子的心事在你這得到了傾訴,心情自然也會比較好,相對的叛逆期也會出現的比較少。
3、逐漸放手,給孩子更大的自主權力:青春期的孩子總想有自己的舞臺,不想受太多管束,所以父母要學會放權,給予孩子更多的自由。父母不應該再把孩子當什么都不懂的小孩,事事監督,事事管教,而應該學會放手,讓他們自己管理自己。
父母要逐漸放手,在放手的過程中教授孩子相關的技能,從而最終做到完全放手,讓孩子自己管理自己。在放手孩子獨自嘗試的過程中,孩子可能會失敗,可能會遭受打擊,但父母要認識到,這是成長的必然過程,不能因為害怕孩子失敗就舍不得放手。
初二的孩子為什么會叛逆
1、進入初中后,孩子正處在人生最重要的青春期,這個時期的孩子,心理上逐漸成熟,表現之一是獨立性增強,感覺自己“已經長大”,希望自己能夠獨立思考和處理問題。如果家長過的干預孩子的問題,會使孩子非常的煩躁,久而久之就會叛逆。
2、初二的學生正直青春期,表現出比較強的對抗心理,不愿意聽從家長的意見和建議,喜歡自己去解決一些問題。但因為認知的差異,父母難以接受他們的行為,導致兩代人之間經常發生沖突。
與叛逆期孩子相處時要注意的問題
1、當孩子向你談他感興趣的話題時,你不要三心二意,只顧想自己的事,而要集中注意力聽;如果此時你有十分緊急的事要做,不妨先跟孩子打個招呼,以便孩子諒解。
2、即使一開始就不同意孩子的意見,也要耐心聽完,充分了解他們的看法,要以交換意見的方式發表白己的看法,不要光知道嘮叨說教而不考慮孩子的意見。
3、與孩子交談時,要用尊重的語氣而不是教育語氣說話,尊重孩子會使孩子尊重自己,教訓則常常帶來反感和對立,產生相反的效果,讓孩子更逆反。
4、要正視孩子自我意識的增長和認識能力的提高,并以大朋友的身份指導、幫助他們自身尚存的幼稚性、依賴性和認識上的片面性。
5、家里的事也要適當地征求孩子的意見,如果他的意見合理或和大人的意見一致,要以他的意見做出決定,這樣可以增加他的“參政感”和責任感,從而使家庭更加協調。
6、多陪孩子參加一些他們感興趣的活動,如看足球賽、欣賞演唱會等,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,鼓勵孩子多參加課外活動并沒有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