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于叛逆期的孩子,如果家長一味的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,只會將孩子越推越遠;因此,家長們一定要注重科學的教育方式,對孩子多一些陪伴,讓孩子往更好的方向發展。
孩子有離家出走的想法怎么辦
1、父母恩愛,為孩子營造溫馨的家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,父母恩愛有加,孩子自然都看在眼里,他們的心中也就懂得如何愛人,因為他們也被愛著,這樣的家庭孩子們感覺溫馨、幸福,即使生活中出現小小的挫折,他們也不會放棄家庭和父母而離家出走的。
家長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爭吵,要給孩子一個安靜舒適、寬松和諧的家,同時要鼓勵孩子多參加社會的公益活動,重在參與意識。
2、不要責罵孩子。孩子離家出走了作為家長怎么辦?孩子離家出走回來之后,我們不應該第一時間責罵孩子,而是應該正確的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擔憂,以及歡迎孩子回家。
3、要和孩子溝通。孩子離家出走了作為家長怎么辦?我們應該靜下心來,認真的、好好的和孩子溝通,了解孩子離家出走的原因,并給予孩子一定的尊重。
要知道,孩子畢竟是獨立的個體,我們應該學會給予孩子一定的尊重,讓孩子和我們成為朋友,從而打消孩子離家出走的念頭。
4、要做到提前準備,防患于未然。既然孩子的離家出走的原因在于學習壓力過大,家長就應該在孩子入學時就幫助他們減壓;如果孩子中途遭受挫折,應注意鼓勵,采取措施讓孩子迎頭趕上。只要使孩子不喪失學習的信心,離家出走的現象就不會出現。
5、要加強與孩子的聯系。父母要加強與孩子的感情交流,從生活上關心他們,從感情上親近他們,從心理上理解他們,拉近與孩子的距離。
同時,家長還要加強與學校的聯系,及時全面掌握孩子的在校情況,并定期向學校老師通報學生在家的情況,避免學校與家長之間出現監管“盲點”,要逐步形成家庭、學校、社會“三位一體”的網絡。
導致孩子產生離家出走想法的原因
1、外面世界的影響。學業的繁重使少年無暇顧及外面的精彩世界,但年輕而騷動的心又無法抵御來自外界的誘惑,因此便拿了父母的錢到外面去大開眼界,他們與父母并沒有什么矛盾,只是想出去看一看,玩一玩,怕父母不同意,于是只好不辭而別。
2、對孩子過于溺愛。有些父母對孩子極盡寵愛,哪怕孩子想要天上的星星月亮,父母都恨不得能夠飛到天上幫他們摘下。這會導致孩子變得自私自利唯我獨尊,他們所提的要求父母必須滿足,如果父母有一絲猶豫或者拒絕,那么在孩子看來就是天大的事情,是父母不愛自己的表現。所以他們就會用自己的方式向父母示威,逼迫他們妥協。
3、表達自己的不滿。父母管教孩子,通常會讓孩子感到不滿。特別是他們不認同父母的觀點時,甚至會項嘴吵架。還有的孩子則是用離家出走來要挾父母,以此來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。這類孩子一般是在父母的溺愛中長大,當孩子的欲望無法被滿足時,他們就會產生極端的想法。
孩子有離家出走的想法,父母的這幾種行為一定要及時改變
1、是否對孩子足夠耐心,給孩子足夠的愛?
2、是否把孩子當作獨立的個體,對孩子太過于控制?
3、是否了解孩子,給予孩子及時的幫助和理解?
4、是否有同理心,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