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孩子的成長,親子之間的溝通出現問題是非常正常的,但是如果明明知道交流出現了問題,還置之不理,那橫在親子之間的這個裂痕會越來越大。下面我們來詳細了解下怎樣和21歲的女兒溝通?
怎樣和21歲的女兒溝通
1、不和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。家長和女兒談心,首先要知道自己孩子的優點和不足之處,在溝通過程中盡量不要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,這樣會打擊自己家孩子的自尊心,甚至會讓她覺得自己的父母不愛自己,心里會很失落。
2、學會肢體溝通。肢體語言是一種很好的溝通語言,尤其是在母親與女兒之間,母親適當的時候摸摸孩子的頭,擁抱孩子,都是表達愛意的體現,孩子也能真實地感受到母親對于自己的喜愛,會和母親變得親密。不要抱怨孩子,要多鼓勵她!
3、要有足夠的細心和耐心。在對于孩子的教育上還需要有足夠的細心和耐心,而不能武斷的解決教育問題。這樣只能促使今后的溝通進一步的惡化,所以要在教育上做到春風化雨,潤物無聲,這樣才可以盡可能的避免產生較多的和孩子的溝通障礙。
4、不要用一句“都是為了你好”,來扼殺孩子的天性。“我每天起早貪黑的掙錢,還不是為了你好!”“我打你罵你,都是為了你好無數父母,希望用“都是為了你好”來感化孩子,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,可事實上,這句話會給女兒帶來嚴重的壓力和負擔。
不管家長對女兒的處罰是不是太重,不管家長對女兒的疏忽是不是太多,好像只要家長把那句“都是為了你好”給加上,一切都變成了理所當然。“都是為了你好”不應該是一種命令、威脅、強壓、以暴制暴……
5、征求女兒的想法,學會傾聽、理解和采納。如果女兒和家長在某個事情上發生了意見分歧,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允許女兒把話說完,把觀點闡述完,千萬不要剝奪女兒說話的機會,也不要獨斷專行的替女兒做決定。
學著傾聽和理解,合理的要求進行采納,不合理的要求進行優化,這樣的相處模式遠比逼迫女兒更高效。
孩子越大親子之間更加無法好好溝通的原因
1、父母與孩子空間距離很近,心理距離卻很遠。親子之間雖然每天都會有時間有機會在一起,但是父母說話永遠離不開幾個主題:作業寫完了嗎?考試怎么樣?……簡單、無效、重復的對話,會讓孩子心理距離家長越來越遠。
2、父母卻固步自封,無法適應社會日新月異的變化,導致親子關系過于生硬。隨著年齡的增長、事業的成功、生活的壓力等等原因,會讓為人父母者終日碌碌,身心疲憊,甚至無暇顧及身邊的事情,何況世界?
而孩子卻正如海綿一樣,徜徉在新事物頻生的海洋里,自由的遨游。他們對所有的事物充滿好奇,充滿了解的興趣。兩代人之間的代溝也因此出現。
以下幾種錯誤的溝通方式,家長要避免
1、指責式溝通。我們是孩子的家長,就好像是孩子的“領導”一樣。有的爸爸媽媽跟孩子說話,總是指著孩子的鼻子,用批評指責的語氣和孩子說話。如果我們是孩子,會喜歡聽嗎?所以,孩子為了保護自己,選擇“關閉”耳朵,對父母說的話聽而不聞。
2、討好式溝通。還有一種父母,對孩子比較溺愛,和孩子溝通的時候,總是用討好的語氣和他們說話。孩子對父母不夠尊重,最后的結果就是孩子很沒有規矩。
3、說教不停式溝通。還有一些家長,特別是媽媽們,有一點小事,就非常非常在意,總是一遍遍地和孩子說。結果,孩子很心煩,也不愿意再聽媽媽說話。
我們這些做爸爸媽媽的人,覺得孩子不好溝通,教育起來也非常心累。不妨試著改變一下自己和孩子溝通交流的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