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少孩子都有偷錢的經歷,面對孩子的這種行為,不少家長覺得孩子還小,而且也沒有丟多少錢,就聽之任之了,但這種做法并不正確,不利于孩子今后的成長。那么,小孩偷錢怎么辦?
小孩屢次偷錢不改應該怎么處理
1、正面教育應首先從詢問孩子“為什么要偷東西”入手,如果是因為“我想買什么東西”,家長可以教導孩子應該怎樣通過正當的途徑,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。
2、告訴孩子,不論是家人、同學、朋友之間,大家相互偷拿別人東西,或者報復對方也偷拿,生活會變成什么樣子?
3、若孩子“并沒有覺得不好”,家長可以促使孩子站在被偷的位置上,考慮自己的行為是否妥當,讓孩子認識到這么做是不好的,應當收到譴責。在這個基礎上,家長可以給孩子提出一些具體的道德要求,促使孩子這么去做。
4、家長要滿足孩子正常的物質需要,給予孩子更多關愛。相信孩子都是善良的天使,他們也希望做個好孩子!
5、灌輸正確的金錢觀念,告訴孩子金錢來之不易;沒有錢應該向父母求助,而不是伸手去偷、去搶;錢要通過正規取得換取等等,給孩子進行理財觀念和物權觀念的啟蒙教育。
孩子為什么會偷錢,以下有一些常見的原因
1、想與同學有一些類似的玩具或者游戲,這樣就可以獲得大家的認同感;
2、想要用金錢來行使自己的權利,可以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;
3、想要做些事情來吸引父母的關注,一般他們的父母過多的關注于事業,因此忽略了孩子;
4、想在同學和朋友面前獲得更多的好感和尊重。
孩子偷錢,以下幾種方法家長可以借鑒
1、弄清楚孩子偷錢的原因。我們一定要抑制住內心的怒火,先讓心情平靜下來,用相對溫和的語氣和措辭跟孩子溝通,讓他放下心中的恐懼,試著開啟溝通的渠道。只有詢問出孩子為何偷錢,才能更好地去教育他,因為針對原因去解決,效果更顯著。
2、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和面子。雖說孩子年幼,可是他們的自尊心卻很強,面對別人的評價,會覺得難為情,甚至是傷心。就算是做了壞事,孩子也希望得到父母的保護,最起碼不要說出去。只有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,才能讓他感受到父母的在意和尊重。
3、要對孩子表明態度。一定要誠懇且態度堅定地告訴孩子,父母很不喜歡他偷錢的行為,而且別人也不會喜歡。有時候講太多的大道理,其實并沒有大用,很多時候孩子更在意父母是否喜歡他。那些不被父母喜歡,甚至是特別討厭的行為,孩子都愿意試著去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