叛逆期的孩子和之前相比簡直就是判若兩人,不僅會處處跟父母對著干,還經常會做出許多讓父母生氣的行為,如果家長放任不管,任其自由發展,那孩子只會在叛逆的道路上越走越遠。
叛逆的孩子父母應該怎么做
1、正視叛逆期。對于家長而言,孩子的叛逆期最考驗的非“情緒”莫屬,我們需要正視叛逆期,了解叛逆期是每個孩子必然會經歷的過程,不必因為看到自家孩子叛逆了,搞事情了,挑戰自己的權威就覺得孩子不可救藥。
2、擺正心態,學會管理情緒。是人就會有脾氣,人無完人,但我們不能將自己的情緒無端發泄給孩子,更不要憑著孩子的逆反被其牽著鼻子走。
有效的情緒管理,用正面的情緒影響孩子,避免將焦慮情緒傳染給孩子。在情緒穩定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,會更能看到自己,更愿意以穩定的情緒對待他人。
3、多和孩子溝通。多創造和孩子溝通的機會,叛逆期的孩子不喜歡太過刻意的談話,特別是那種教育式談話,大道理,要多融入孩子的世界,在玩與娛樂中和孩子溝通,通過孩子感興趣的事情,利用這些事情和孩子交流,把你的想法融進去。
4、觀察孩子的日常。面對孩子突如其來的叛逆,家長必須先冷靜下來,好好觀察孩子的日常,找出孩子變化的原因。不要以強硬的態度去面對孩子的反叛。
這時候的孩子就像緊繃的橡皮筋,你越是用力,他們的反彈會越加厲害,因此家長首先要擺正心態,對孩子的行為不要以暴制暴,這是最不可取的。
也可以從學校老師或者孩子身邊朋友那里,打聽一下孩子最近的反常原因,必須先找到癥結所在,才可以慢慢找出化解方法。
5、信任。信任感是一種信念,孩子相信我們,會更愿意向我們傾訴,他們不會擔心自己會因為做錯事、說錯話就受到指責甚至打罵,因為家長會以他們能接受的方式引導教育,孩子也更愿意傾聽家長的教育。家長相信孩子,亦會讓孩子更有自信,更有安全感,反之孩子會越發不自信,難以成長。
面對叛逆期的孩子,家長必須要學會尊重
叛逆期,家長要改變自己的態度,將孩子視為獨立的個體,不能再以高高在上的姿態對孩子大吆小喝,這種行為在任何時候都是不尊重的表現。
我們應放下親子關系中的“階級觀念”,應意識到孩子需要被尊重,被維護,被看見,被尊重。進入叛逆期的他們開始有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,盡管一些想法略顯幼稚不成熟,但并不意味是錯誤,需要家長全面否定的。
尊重孩子,尊重他的個人意識,尊重他的個人喜好,尊重他的個人選擇,尊重他的個人隱私,從當下開始學會慢慢放手,讓孩子自己去成長探索。
同時尊重孩子還體現在許多細枝末節中,例如認真傾聽孩子的講話,不隨意打斷,不輕易否定他;例如當家中做重大決定的時候,聽取孩子的意見,讓他有參與感;例如不在外人面前隨意貶低孩子等等。
青春叛逆期的孩子為什么難管教
要知道原因,家長還需走進孩子的內心深處,了解他們到底在想什么。孩子進入青春期后由于生理變化引發心理變化,他們遇事開始思考,形成并不成熟的主見,對父母的話開始懷疑。
而父母在權威動搖后,一時難以適應,又不愿降低身價、調整教育方法去面對孩子,對此,孩子便心生抗拒,讓家長覺得難以調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