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,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,如果家長不能及時轉變自己的教育方式,那孩子會變得越來越難管教,甚至會誤入歧途。那么,面對管不住的小孩子,家長該怎么辦呢?
小孩管不住怎么辦
1、正確評價孩子的行為。對孩子的行為要及時做出反饋,做得對的要積極表揚,做得不對就要進行批評,讓孩子建立正確的自我評價體系。需要注意的是,批評的時候要留有余地,讓孩子有改正進步的空間。
2、在日常生活中樹立規則概念。家長要讓孩子在實際生活中,去體驗一些常見的規則和要求,讓孩子逐漸養成遵守一定規則的行為習慣,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,逐步提高自我控制能力。
3、塑造“信任感”,讓孩子信服家長。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管不住是因為自己不夠有“威嚴”,孩子瞧不起自己,覺得就算做出叛逆行為也不會有多么嚴重的后果,但若是唱起“紅臉”,通過強硬的方式讓孩子聽話,也怕是治標不治本。
歸根到底,管不住孩子是因為孩子不相信父母,比如平日里一些言行不一、不信守承諾、雙重標準的行為,都是打破信任感的原因。
我們要樹立信任感,做到言而有信、不敷衍不欺騙,尊重孩子,讓孩子打從心里相信父母,讓孩子心悅誠服的聽從自己的管教。同時,信任感會帶來更多的安全感,會讓孩子更加自信,更有擔當和勇氣面對叛逆情緒。
4、學會放手,做好自己,讓孩子主動跟隨。首先,我們要設定一個界線,給予孩子一定的自由,但不能超過這條界線,讓孩子有起碼的敬畏心,不至于叛逆的太過火。
然后,給予孩子信任,維護好親子關系之間的邊界感,孩子總有一天要長大,叛逆期正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,我們不需要事無巨細的事事關心,放下控制欲,讓孩子去跌倒、受挫,我們只需做他堅強的后盾。
管不住小孩子的原因有哪些
1、過多的操心孩子。父母總是擔心孩子,學習工作生活樣樣都操心。而其實孩子在每個成長階段,都有成長的主動性,他們是有能力去適應這個環境的改變。
父母要明白孩子能否成才,主要還是靠他自己的天賦和努力,而父母只要盡到自己的責任就行了。什么都擔心,樣樣都幫助,這樣會導致孩子自主管理的權利被剝削。
2、過于溺愛。孩子小的時候,父母太寵他,他需要風吹雨打。養成養尊處優的習慣很容易,但是很難戒掉。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把孩子一個人留在身邊,孩子長大了自然很難管教。
怎么才能管好自己的孩子
家長反思一下你的教育是否有問題。孩子不愿意聽自己的話,是因為自己的教育方法不正確不合適,還是因為對爸爸媽媽不負責等等,讓孩子無法說服自己?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,家長首先要學會自省,看看自己有沒有錯。
鼓勵孩子和家長一起完成一些事情。有時候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太少,以至于孩子不注意父母的言行,所以父母應該多陪陪孩子,鼓勵孩子和父母一起做一些事情,這樣父母就很容易培養父母和孩子接近父母。孩子們一靠近父母,就能聽到父母的聲音。
教育孩子遵守規矩。在教育孩子上,父母要堅持自己的原則和底線,也要從小培養孩子遵守規則。只有從小教他們,才能慢慢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