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從孩子步入叛逆期之后,就像一匹脫了韁的野馬一樣,隨意的釋放內心的想法,讓父母管教起來非常困難。對于這種情況,家長一定要保持冷靜,也千萬不要放棄,而是應該采取適當的方法,正確的引導他們。
小孩子管不住怎么辦
1、認真傾聽、理解孩子。站在孩子的角度,感同身受的傾聽、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。孩子在跟我們說話的時候,不要心不在焉,邊玩手機邊跟孩子說話,甚至打斷孩子自己去做自己的事兒了,這樣孩子心里會覺得很不舒服。
在這種時候,你可以告訴孩子跟你溝通的確切時間,或者立即放下自己手中的事情先聽孩子說話,讓孩子感受到你是認真在傾聽,并且理解他所說的內容。
2、塑造“信任感”,讓孩子信服家長。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管不住是因為自己不夠有“威嚴”,孩子瞧不起自己,覺得就算做出叛逆行為也不會有多么嚴重的后果,但若是唱起“紅臉”,通過強硬的方式讓孩子聽話,也怕是治標不治本。
歸根到底,管不住孩子是因為孩子不相信父母,比如平日里一些言行不一、不信守承諾、雙重標準的行為,都是打破信任感的原因。
我們要樹立信任感,做到言而有信、不敷衍不欺騙,尊重孩子,讓孩子打從心里相信父母,讓孩子心悅誠服的聽從自己的管教。同時,信任感會帶來更多的安全感,會讓孩子更加自信,更有擔當和勇氣面對叛逆情緒。
3、正面引導少指責。大多數孩子的叛逆行為來自于家長的過度指責,過度的批評導致的結果就是不斷積累的怨氣。家長總以為批評是一種激勵,可往往會適得其反。
引導不是命令也不是指責,是通過提問的方式,將孩子的想法引導在正確的方向上,這種提問應該相對溫和,家長不要強迫孩子,更不要自問自答。
4、可以適當說反話。叛逆期的孩子都有著共同的特點,就是跟家長作對,家長說走東,而孩子走西,不順從大人的意愿。這種情況下,家長就可以小巧大用了,試著說反話,讓孩子走西,這樣叛逆的孩子就會走東,正好是家長的真正想法,這樣減輕了管教的壓力,也是讓孩子少走了一次誤區,結果是兩全其美的。
小孩子管不住的原因
1、過多的操心孩子。父母總是擔心孩子,學習工作生活樣樣都操心。而其實孩子在每個成長階段,都有成長的主動性,他們是有能力去適應這個環境的改變。
父母要明白孩子能否成才,主要還是靠他自己的天賦和努力,而父母只要盡到自己的責任就行了。什么都擔心,樣樣都幫助,這樣會導致孩子自主管理的權利被剝削。
2、吸引家長的注意力。如果父母平時很忙,很少有時間跟孩子交流,那孩子就會用無理取鬧,故意搗亂的方式,吸引你。
3、人際交往。孩子的社交圈也會對孩子的性格造成影響,如果孩子在人際交往方面遇到了矛盾,或是接受了來自同齡人的負面思想,同樣會導致孩子將負面情緒傳遞給父母,表現出不聽話的狀態。
怎樣管才能管得動孩子呢
要“恩”與“威”并用,打罵管教是下下策。比如孩子總是因為玩,要控制好時間而忘記了學習,這時候就應該幫助孩子,極好的掌握完與學習之間的時間,讓孩子懂得學習的重要性,從而更好地安排好時間學習和玩耍。
另外,父母要讓孩子從小有種責任心,讓孩子明白學習是一件自己的事,不是應付父母的,他關系到自己將來的一生。
父母要釋放和轉化內心的不安全感,相信孩子可以學得更好。父母總是擔心孩子學壞或者希望孩子更優秀,所以才會苦口婆心的去管教。實際上這是父母自身的不安全感在作怪,把這種不安全感轉移到孩子身上,給孩子不必要的心理負擔。所以,父母懂得釋放和轉化,不給壓力特別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