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不聽話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現象,因為隨著孩子越長越大,他們的自主意識也越來越強,總喜歡把父母的話當作耳旁風,無論家長說什么,他們都聽不進去,讓父母感到非常苦惱。
大人說話孩子聽不進去怎么辦
1、家長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。現在社會發展的越來越快,所以成年人的生活壓力其實也越來越大,再加上家里面還有個孩子,壓力肯定就更大了,這些壓力也非常容易影響到家長的心情。
所以說,建議各位家長一定要把工作和生活分開,特別是在面對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,只有和孩子保持一個好的交流方式,孩子才會選擇聽家長的話。
2、嘗試走進孩子內心。隨著孩子慢慢長大,他們基本形成了自己的價值觀和認知體系,再加上叛逆期的影響,很容易出現自我意識,這個時候,他們總是不原因聽家長的話。
因此,家長不妨嘗試走進孩子內心,和孩子成為好朋友,還可以和孩子找到共同的愛好,在與孩子共同追求熱愛的事物時,打開孩子的心扉,和孩子好好談談為什么會有總是不聽話的心理,相信孩子也很樂意傾訴。
3、家長要學會換位思考。我們總是用自己的感受來取代孩子的感受。有時候孩子因為很小的事情不開心,我們可能會指責孩子,這種小事有什么值得生氣的。但換位思考,在自己需要慰藉的時候,如果得到這樣的反饋,心里肯定也不舒服。
我們應當去接納孩子的情緒,然后給予反饋,與孩子共情,可以這樣做:先復述孩子的感受,繼而和孩子分享合適的解決方案。這樣孩子不僅可以很快平靜下來,他也會很樂意聽你的建議。
4、做孩子的榜樣。承諾的一定兌現,不讓孩子做的事,父母也不要做至少不要讓孩子看到,很難想象,父母一邊玩游戲一邊說孩子不能玩,自己一邊用手機而讓孩子去讀書,自己睡懶覺讓孩子早起,身教大于言傳。
大人說話孩子聽不進去的原因
1、對自己長大的肯定。孩子在這個年齡段很敏感,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,這個時候聽不進去大人的話很正常。這是他對自己長大的一種肯定,也是對自己成長的一種心理鼓勵。
2、家長的態度不好。家長要知道,當家長在和孩子的傳輸某種思想的時候,態度也是非常重要的。有很多家長總是趾高氣昂又或者高高在上,久而久之,孩子自然會對家長的這種氣勢厭煩,在和家長的溝通過程中,態度不好甚至不想再繼續談話,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。
良好的溝通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呢
家長應心平氣和。俗話說的好,態度決定一切。家長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一定要心平氣和,將所有的思緒都捋直后再與孩子進行妥善溝通。
這樣一來,不僅能夠將自己的思路完全打開,同時也能夠讓孩子更加樂于親近家長并融入這個溝通環境。如此一來,豈不一舉兩得?當然,雙方在這個溝通過程中也能夠獲得更大的收效。
溝通方式應追求多種多樣。在時下這個求新求變的時代,所謂溝通,并不只是空口說白話,更多的還應要靈活創新,溝通方式也可以追求多種多樣。
當家長發現孩子聽不進去,又或者對談話內容略有些厭煩時,家長便可以嘗試換種方式,如游戲、互動等讓孩子參與進來,并明白一些淺顯易懂的大道理。只有這樣,才能讓溝通更順暢,同樣,孩子也能夠從中受益更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