進入叛逆期的孩子,常常會讓父母非常的頭痛,但是也并不是沒有方法,只有先了解孩子內心,然后再“對癥下藥”,這樣才能改變孩子的叛逆行為。
叛逆期是幾歲開始
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要經歷三個叛逆期,分別是2-3歲、7-9歲、12歲以后三個階段。
一、第一叛逆期
這一時期自我意識萌芽。此時孩子越來越喜歡說“不”,可能會用攻擊舉動表達反對意見。這是孩子從意識上開始與父母分離,在這個過程中,孩子開始形成自己的想法和態度。
如今第一叛逆期有提前趨勢,有些孩子一歲左右就出現逆反行為,一方面是因為孩子越來越聰明,另一方面是父母育兒越來越謹小慎微,容易“慣”孩子。
二、第二叛逆期
7-9歲,小大人期。這時,孩子不愿意拉著媽媽的手,不喜歡被叫“寶貝”或小名了。男孩表現尤為明顯,脾氣秉性突然轉變,凡事都要跟家長對著干。而女孩則常常過于依賴父母,愛哭鬧,比較嬌氣。
此時,孩子一方面身心開始成熟,加上在學校學了不少東西,急于想證明自己已經長大了,于是開始要求獨立,行為上想要脫離掌控。
三、第三叛逆期
12歲以后,青春期。此時孩子身體已基本發育成熟,特別是女孩發育比男孩快,但常遭遇各種挫折。比如身體發育過快的女孩可能受到同齡人嘲笑、排擠,加劇不良情緒體驗。男孩更多地體現為暴躁、憤怒、好面子、自尊心強、易受同伴影響。
孩子進入叛逆期的主要表現
1、主要表現在家長和孩子或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激烈對抗。
2、反叛的青少年大多不計較行為后果,諸如長期在網吧等。
3、具有反叛性格的學生當中,男生多于女生。
與叛逆期孩子相處的正確方法
1、把自己當成是孩子的朋友,與孩子展開平等的對話。多傾聽孩子的心底話。在孩子向你打開心扉時要耐心傾聽到底,切忌在孩子面前嘮嘮叨叨,這樣會磨掉孩子與你交流的耐心。青春期的孩子耐心十分有限,很容易會變得暴躁不耐煩,因此此時的家長應該給與他們充足的耐心。
2、多了解孩子近期關注的事物以及喜好,有時也可以與他們一起探討這些新鮮事物。有時孩子不想與父母交流是覺得與父母有代溝。他們覺得父母與自己年齡間隔太大,喜歡的東西差距也大,坐在一起說不上話,因此也失去了交流的欲望。
3、少拿別家孩子跟自家孩子作對比。每個孩子都有自身的優缺點,不能因為別家孩子的某個優點而讓家長忽視自家孩子的閃光處。
反正像我自己從小就很煩父母以隔壁家孩子作為我的標桿,讓我去達成他們心中的目標,這會讓孩子覺得父母并不愛自己,只是想讓自己成為他們炫耀的資本,從而引發叛逆心理,跟父母對著干。
正確的做法是,在孩子因某些方面比不上他人而內心失落時,父母應給予適當的安慰與鼓勵,同時讓孩子看到自己身上的其他長處。勸慰孩子正視自身的不足再加以努力,爭取下次的進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