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對孩子的叛逆期,家長一定不能和孩子爭吵對抗,更不能對孩子表示厭惡。引導孩子平穩的度過這個特殊時期,讓孩子在理解和包容中健康成長。
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
2-3歲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,這時的孩子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情,想探索周圍的世界,發現和施展自己的能力。
在這個階段,孩子總是否定大人的要求,幾乎每個孩子都會經歷這么一段時期,這很正常。
父母不要誤以為孩子這樣做是在挑戰父母的權威,而是因為他的自我意識正在發展,試圖用反抗來證明自我。一方面,孩子是想引起他人的關注。另一方面,就是父母越是強調這件事情不可以去做,孩子就越是控制不住自己想去做。
所以,父母不要一味地埋怨孩子不聽話,而應該去理解他、尊重他,加以巧妙地引導,事情才會順利解決。
叛逆期的孩子怎么教育
1、提供有限選擇。給予孩子有價值的選擇,讓他自主選擇自己想做的。比如就是想爬高,父母就可以給予選擇,是讓爸爸陪著還是媽媽陪著;如果一個人帶孩子,就讓孩子選擇讓父母扶著身子,還是僅僅拉手就可以。如果孩子經常說“不”,就把他感興趣地說來聽,注意兩個選擇一定是對等的且可行的。
2、相信孩子,盡量放手,適時保護。這個年紀的孩子什么事都想嘗試自己做,在環境足夠安全的情況下,我們可以相信孩子,讓他去做。這樣既給了孩子充分探索的機會,同時又讓他感受到了父母的關愛,也會減少孩子逆反的情況。
3、引導孩子表達。當孩子情緒失控的時候,家長應該引導孩子表達出自己的想法,甚至是替孩子表達。比如可以問問孩子:“你是不是不開心?能告訴媽媽為什么嗎?”家長應該了解孩子的情緒內因,理解孩子的叛逆行為,幫助孩子的情緒找到合理出口。
進入叛逆期的孩子會有哪些明顯的特征呢
1、好奇心重,求知欲旺盛。二至三歲的孩子處于語言、符號、社交、控制情緒,嗅覺,視覺等多個敏感期峰值,這也就意味著兒童在這個階段對知識的需求量更大。我們也不難發現,孩子會更加喜歡纏著自己問為什么,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求知欲。
2、性格會變得更倔強,以自我為中心。“我必須要把這個布娃娃放在這里”,“我就是要自己去拿東西”,“我想要現在就吃薯片”。
這是處于這個階段的孩子經常會表現出來的態度,很倔強很有主見,他們堅定地想要事情按照他們的想法去執行,甚至認為我所有的決定都是正確的,如果父母不同意就會表現出明顯的抵觸情緒。
3、情緒波動大。這個時期的孩子會變得非常情緒化,上一秒還開開心心,下一秒就會狂風暴雨。翻臉發脾氣往往都是一瞬間的事情,因此讓家長十分抓狂。其實這是由于家長忽視了孩子的內心需求,他們不能妥善的表述出來,只好使用發脾氣的方式發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