叛逆期對于孩子而言是一次自我成長的機會,家長們不用過于焦慮,以平和的心態去教育和引導孩子,才是正確的方式。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下孩子第一個叛逆期幾歲?
孩子第一個叛逆期幾歲
兒童人生中的第一個叛逆期出現在兒童2-3歲的時候。
主要有兩個表現:一個是和家長對著干,一個是脾氣陰晴不定。
這個階段的孩子無論說什么話都喜歡加上個“不”字,比如家長叫孩子吃飯,孩子就會說不吃飯,家長讓孩子睡覺孩子就會說不睡覺,叛逆心理是非常強的,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身體及智力都在不斷的發展,開始有了自己的小心思,就會想盡辦法實現自己的小愿望。
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,家長不能以帶小年齡的孩子同樣的方式對待,不能任何事情都要按照家長的意愿去做,這個時期需與孩子像朋友一樣相處,關心其身體變化、心理變化,多交流、多溝通、多了解其心理變化,可以使孩子較順利的度過人生的特殊時期。
家長該如何應對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呢
首先,父母需要在孩子的行為中保持冷靜,并避免對其過度的懲罰或強制。他們需要通過理性溝通和合理的規定來引導孩子改變壞習慣,而不是通過責罵和懲罰來解決問題。
其次,父母需要給予孩子足夠的獨立空間,讓他們能夠自己探索世界和解決問題。這將有助于培養孩子的自信心,并使他們在成長過程中逐漸變得獨立自主。
最后,父母可以通過贊美孩子的有益行為,并給予溫暖的關注來鼓勵其良好的表現。通過這種方式,孩子將更容易理解父母的期望,從而更加愿意與父母協作并走向更好的方向。
教育叛逆期孩子的正確方法
方式一:不要盲目批評。當孩子無意識做錯事不要一味進行指責,有時他們的想法可能是好的,但能力有限出了差錯,并沒有什么大礙。
比如孩子要幫你洗碗,卻把碗給打碎了,首先不能進行指責,要把孩子的思想動機弄清楚,然后再告訴他這樣的事情他現在還不能做,要等身體長大一些才能做得到,這樣,孩子就會接受你的觀點。
方式二:借助機會來進行教育。當別的孩子犯錯誤時,爸爸媽媽可以旁敲其鼓地對自己的孩子進行思想教導,告訴他那個孩子那樣做是不對的,如果下次你遇到同樣的問題時,要怎樣做才是對的。這樣,孩子會很容易地接受你的提議,大大減少了他們犯同樣錯誤的機會。
方式三:不要用命令的口氣交流。很多時候作為家長,大部分都會無意識的用“居高臨下”的語氣來命令;比如:“不許把玩具到處亂扔!”其實你直接說:“孩子應該把玩具放好!”這句他更樂意接受。
家長粗暴,孩子就會跟著學習你的粗暴,接著就是無休止地“以暴制暴”,所以家長要首先改變1%,那孩子就會改變99%。
方式四:給孩子做準備的時間。雖然孩子是以玩為主,但是那也是他的“工作”,不是你粗暴地喊停,他就必須立馬停止的,你要給他做出反應的時間。比如:出門前盡早提醒,“5分鐘后我們出門去哦!”再比如:“快去洗手,吃飯!不要磨磨蹭蹭的!”改為“孩子,再過五分鐘,我們要吃飯了哦!”
方式五:教育需要一致性。當孩子出現錯誤,媽媽或是爸爸在進行批評教育時,其他人不要進行干涉或是勸阻,這樣小孩認為有人可依,更不會改正自己的錯誤。因此家庭成員之間的教育目標和教育要求要一致,及時互通信息,共同研究教育子女的問題,互相配合,彼此維護威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