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4歲的孩子是最難以管教的階段,這個階段的孩子擁有非常強烈的自主意識,所以作為父母,在管教的過程中,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,讓孩子平安度過這一階段。
14歲的男孩叛逆期該怎么教
1、理解叛逆期,平穩情緒。14歲的年齡自我意識正在覺醒,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和觀念,對固有的權威和常識有強烈的挑戰欲,因而很容易與父母發生沖突。
從性格脾氣的改變到極易與他人發生碰撞,都屬于叛逆期的正常表現,家長需要做好“叛逆期”的常識性預判,不必過于焦急,保持心態才是當下更重要的事情。不要輕易被孩子叛逆行為牽著鼻子走,用我們的正面情緒影響孩子。
2、適當下放權力,讓孩子學會自己做主。家長要讓孩子充分地感覺被尊重被肯定。比如對于興趣愛好的培養,孩子不喜歡彈鋼琴,媽媽可以和孩子商量:是不是有別的愛好、是否想要發展這方面的愛好等,沿著孩子的興趣方向培養,孩子高興,媽媽也輕松,學習動機增強,才能收到更好的學習效果。
3、教導孩子解決問題。孩子的每一個進步都是孩子邁向更獨立的里程碑。當他遇到阻礙時,你可有幾個步驟來幫助他:搞清楚他的問題;鼓勵他自己描述他的解決方式;幫助他找出解決問題的步驟;決定讓他自己解決這個問題或提供一些幫助;確定他能獲得需要的協助。
4、用正確的愛,給到孩子歸屬感。要學會走進孩子的內心,跟孩子做好情感聯結,用更大的耐心和更多的理解來溫暖孩子,家長們要明白,當孩子玩手機玩到一定程度之后,你強行把手機奪走,或者強迫孩子關掉手機,孩子內心是非常痛苦難受的。
這個時候呢,我們不要去打罵指責孩子,而是要去感受孩子的痛苦,并對孩子表達出共情和理解,讓孩子更加理性的對待手機游戲。
5、引導孩子學會表達。之所以會出現叛逆行為,大多數是因為孩子缺少合理紓解自己情緒的能力,而且有些家長在孩子面前過于強硬,孩子不敢表達自己,就算說了些什么,也得不到家長的正面反饋。缺乏良性的溝通渠道,也就越來越不善于表達自己,久而久之,就會通過叛逆的方式發泄心中的不滿。
14歲的孩子為什么叛逆
1、家長的過高期望。父母期望值太高,提出了超出孩子能力的要求,這樣孩子在長期無法達到家長要求的情況下,就會產生逆反心理。
2、青春期心理。十四歲的孩子正處于青春期,他從一個孩子逐漸長成一個少年,他渴望自由和獨立,不喜歡被別人看作是小孩。當父母要他做一件事情時,為了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,他總是喜歡反其道而行之,這就是所謂的叛逆。
3、壓抑孩子的好奇心。有些孩子好奇心非常重,遇到什么事情都希望研究一番,但是家長對孩子研究這項事持反對態度,認為沒有用,這樣孩子就可能會產生逆反。
教育叛逆期的孩子,家長必須以身作則
教育孩子之前一定要先做好自己,給孩子做出表率,既有說服力,也能以正確的方式規范教育方式。如果說教育不要不斷試錯,那么就從教育自己開始,規范自己行為,嚴以律己,想讓孩子做到的要自己先做到。
以身作則的方式永遠比空口說教更有效果,現在的孩子都非常聰明,如果家長投機取巧,心存僥幸心理,他們心理一清二楚,只是不愿意說出或者不懂如何表達,畢竟一旦提出反駁父母的想法,就會被認為是頂嘴不聽話。
在言傳身教的過程中,我們要守住誠實、守信、禮貌等重要的美好品質,更要注意自己的素質,遵守廣泛的公共規則,在日常行為中做出表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