叛逆期的孩子是非常讓父母感到頭疼的,有些家長就會在不良情緒的控制下,對他們做出一些不當的教育方式,但這樣反而適得其反,還有一部分家長會采取冷處理的方式,但這樣的方式真的有效嗎?
對叛逆期的孩子冷處理有效果嗎
冷處理是一個好辦法,但切忌一冷到底,要掌握一個度。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去處理問題時,就會陷入一種情緒化的階段,孩子犯了錯或者是有一點點不符家長的心意,沒有達到預期,家長就會特別生氣。
負面情緒無論是對家長還是對孩子,都會起到不太好的影響,負面情緒會換來打罵、責罰這種粗暴的行為,一點效果都沒有。甚至家長在用這種方法教育的時候,也從來都沒有意識到方法的危害性。
如果真的是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緒,就不要講話,雖然自己在氣頭上,但是也要控制一下。實在不行就找一個沒人的地方冷靜下來,再去和孩子談問題。更重要的是不要去針對他們去講話,說一些傷及他們心靈的事情,否則后期是沒有辦法修復的。
而冷處理的含義并不是讓大家和孩子冷戰,什么都不做,而是將火氣撒出去,平心靜氣的和孩子談。要不然以武力的方式去解決問題,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更嚴重的情況。
“冷處理”可以讓家長變得更加冷靜,甚至還可以讓頭腦變得相對清醒,在生氣的情況下任何人都是暴躁的,而在教育孩子方面,切忌不要這樣。好好的溝通,才可以讓雙方的目的都達到。
對孩子采取冷處理時需要注意什么
1、始終要讓孩子感受到愛,而不是冷漠。愛是化解一切矛盾的最佳方法,即便冷處理時,也要讓孩子知道你在愛他,沒有將他遺棄,即便我們之間有矛盾和爭執,但是爸爸媽媽并沒有厭惡你,貶低你,良好的溝通也是非常重要,家長不僅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和選擇,也要學會放手去讓孩子承擔自己選擇的后果。
2、及時解決問題,不要怕麻煩。如果因為怕孩子糾纏,就對孩子的情緒不管不顧,那是非常不妥當的做法。
與其把孩子丟在一邊任他哭鬧,不如主動去解決問題,提供思路,甚至讓孩子體驗行為的邏輯后果,和自然后果,如果把“不處理”的態度施加在孩子或者家庭當中,那么,對孩子的長遠發展來說,肯定是弊大于利。
孩子叛逆時家長要怎么做呢
保持自己的頭腦冷靜。孩子叛逆,父母一般會不滿,一般會用自己的權力來壓制孩子。其實,此時的父母,應該提醒自己,保持冷靜,等孩子冷靜下來再去進行溝通。孩子叛逆時,言語和行為會猶如暴風雨,不懂得控制自己,但父母是成年人,應該懂得何時該保持冷靜。
信任孩子。因為他們具有非常強烈的獨立意識,我們要給予他們相應的信任。孩子們常常說,我爸爸、媽媽不信任我、不理解我。這種情況下,我們要給予他一定的權利、信任,一些事情可以讓他獨立去做,接納他們做得不那么好的一面。因為他們處于半成人期、兒童化的狀態,所以,信任是非常重要的。
放手,給孩子成長的機會。每一次的叛逆都代表著孩子的成長需要。作為父母,要相信自己的孩子,適當給孩子一些機會,讓他學會自己安排,學會獨立思考、解決問題,也適當給孩子一些承擔責任的機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