進入叛逆期的孩子,想要與其正常溝通,都變得十分的困難,你說他一句,他有十句反駁你,家長們紛紛感嘆真是翅膀硬了管不住了。下面教大家一些與叛逆孩子溝通的技巧。
對叛逆的孩子該如何來溝通
一、要確認我們確實是“聽見了”。孩子們最累最委屈的是,就是父母根本沒有在專心聽他說什么。往往剛開個頭,父母就已經回了五六句,或者根本不在意他說的是什么,只想告訴他,應該怎么去做。
我們要學會不著急、學會耐住性子、學會安靜地聽孩子說話。因為我們是心理能量和情緒成熟度都比孩子高出許多的成年人,在讓一個孩子耐住性子和讓我們耐住性子之間作比較,我們做起來當然要容易得多。
二、避免長篇大論的說教。批評孩子就事論事,不算舊賬,不對孩子發出過多的指令溝通的問題要具體化。家長有一種習慣就是容易語重心長,但是說出的話卻又特別空洞。
比如“你可得努力學習”,這種語言表達是無益的。因為這些話缺乏明顯的可操作性,孩子把握不住,反倒造成孩子心理上的緊張焦慮。積極的方式是要以一種具體的問話,通過鼓勵的方式漸進式地與孩子溝通,這樣就比較容易調動孩子的積極性,而且能夠把握住孩子思考、行動的方向。
三、和要讓他敢于對我們講真話。我們要有開放的思想和心胸;允許他偶爾犯錯,就像我們自己也偶爾會犯錯一樣;理性地管教責備,不可歇斯底里地毆打怒罵,這會嚇壞孩子,讓他再也不敢對我們講真話。
事情過去了就過去了,處罰完之后,不要動不動就翻舊帳羞辱刺激他,或因此而不再相信他;讓孩子清楚地知道我們對事不對人的態度。
四、請給他“回嘴”的權利。絕大多數父母對孩子的回嘴會感到怒不可遏,因為我們覺得被孩子挑戰了做父母的權威。孩子回嘴是有必要的,因為他有申訴的權利,而我們也有了解事件全貌的需要。
孩子叛逆的根本原因
1、年齡與生理條件。逆反心理在人生的各個時期都可能產生,但青少年時期逆反心理是最重的。這主要是青少年迫切希望扮演的角色要求與家長、老師對他們不合實際的角色期待發生激烈沖突所致。
2、心理過程發展的不平衡。青少年時期,認識、情感和意志的發展往往不平衡。主要表現在他們的情感、意志的發展先于認知的發展。
3、好奇心的驅使。青少年多數具有強烈的好奇心,受好奇心的驅使,他們喜歡新事物和新知識。你越禁止,我越要干。禁止的事物帶有神秘色彩,引起猜疑推測,所以尋根究底,小作嘗試。
4、思維品質的發展還不夠成熟。在認知發展的過程中,青少年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等品質雖有一定程度的發展,但還很不成熟。加之社會經驗不足,不懂得用歷史的和辯證的眼光看問題,認識上容易產生片面性,看問題易偏激,喜歡鉆牛角尖,在論證不足的情況下,固執已見,走向極端。
如何看待叛逆期孩子的學習、成績
現在父母與孩子面臨沖突最多的地方往往是學習,今天的孩子學習更辛苦,來自學校、家長和同學的壓力是很大的,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是想努力學好的,因為當孩子學習出現波動或者成績不理想時,需要的不是橫眉冷對不是抱怨職責,而是關心和鼓勵是引導和幫助。
我覺得父母的愛可以成為孩子學習的強大動力,而父母的壓力卻可能給孩子造成沒有安全感,破壞親子關系。
孩子的學習不僅僅是學習,還有孩子的健康和快樂。學習是一個系統,還包括休息、娛樂、運動、飲食等,哪個環節出問題都可能影響到孩子的學習。所以當孩子的學習出現問題,不能把目光只盯在學習,經常提醒自己其他方面也需要關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