叛逆期的孩子有著非常強烈的反抗意識,他們不僅不聽從父母的管教,還總是喜歡跟父母對著干,但是家長一定要控制好情緒,找出孩子叛逆的原因是什么,然后再對癥下藥。
孩子叛逆的原因有哪些
1、表達不滿。歸根到底,叛逆行為就是孩子表達不滿的一種方式。什么不滿呢?比如父母對自己的情感漠視,對自己想法的不在乎,對自己進步的不重視等,諸如此類的情緒擠壓一旦爆發,最直接了當的方式就是叛逆。
2、叛逆期作祟。叛逆期有三個階段,分別是嬰兒叛逆期、兒童叛逆期、青春叛逆期,每個叛逆期都是孩子成長的重要節點,進入叛逆期后受到生理和心理的影響,孩子會自然出現不同以往的逆反情緒,做出叛逆行為很正常。
3、不尊重,不信任,沒人權。有些人認為自己是孩子的長輩,要尊重也是孩子先做出來,我再反饋回去。事實是相反的,孩子才是反饋者。得先讓孩子在一個尊重的環境中成長,才能學會如何尊重他人。否則,孩子會慢慢的由疑問變成反抗。
4、被冤枉誤解。由于缺乏溝通與信任,很多家長經常在未知事情全貌之前就對孩子大加指責,事后知道自己誤解了孩子卻不主動道歉,還會拿所謂的“威嚴”敷衍孩子。
每個人都無法忍受自己被冤枉,尤其是被自己最親近的人冤枉,這個時期的孩子,只好通過叛逆的方式破罐子破摔,既然被冤枉了,那就這樣吧!
5、受傳統思維的影響。許多家長不免會受傳統思維的影響,對孩子的教育短少民主知道,不給孩子空間,以為孩子不成熟,什么都要聽自己的,要對家長必定恪守。其實這樣無意間按捺了孩子的天分開釋,讓孩子變得愈加忤逆。
6、家長教育方法不妥。一些家長缺少一般的心理心理學常識,對孩子的教育急于求成,方法簡略粗暴,常常無視孩子的自尊心和心思接受能力,導致孩子叛逆心理的發生。
孩子叛逆了該怎么辦
1、要真正理解、尊重、信任孩子。看到孩子的某些變化或者反常行為時不要驚慌失措,更不能動輒打罵,否則只會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,導致破罐子破摔,加劇親子間隔閡。
2、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。真正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,孩子只有感受到父母的關切關心,尊重,理解,便會將其視為最可信賴的人,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感情就能得到真正交流,在這種狀態下孩子更易于接受教育和指導。
3、給孩子多一點自由的空間。給孩子們多一點空間吧,不要對他們管束得太嚴了,哪個小孩都需要有童年,哪個小孩都需要有青春。如果管得太嚴厲了,他們就像一只小鳥,總想著有一天離開這個鳥籠,飛向青天。
孩子叛逆了家長怎么做
樹立正確認識。家長要認識到青春期的叛逆是正常現象,并不是刻意作對,以平和的心態對待和處理這件事情,可避免親子間產生許多不必要的矛盾。
注意情緒表達。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內心通常較為敏感,因此在溝通時要注意語氣的緩和,避免不耐煩和隨意表現出對孩子的不滿和失望,多一些包容和理解,幫助孩子更好地度過這段時期。
營造和諧的家庭環境。夫妻關系在家庭關系中處于核心地位,因此家長應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,避免在孩子面前爭吵以及產生負面情緒,從而影響到孩子的情緒,加重反叛的心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