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步入青春期之后,會做出許多奇奇怪怪的行為,性格方面也變得特別暴躁,常常會跟父母對著干,但家長要想給予他們恰當的教育方式,就必須要清楚孩子在青春期的表現和特點。
初中孩子青春期的表現有哪些
1、叛逆。青春期孩子總會出現一些叛逆的特征,比如開始跟家長頂嘴,不聽家長話,不喜歡被管束,跟家長反抗、對抗,對社會上很多問題表達不滿、抱怨、叛逆,外貌和行為作風上都有很大的變化。
因為青春期孩子處在成長的過渡期,凡事開始有了自己的思考,也有了獨立、自由支配自己的渴望和念頭。所以在剛剛有了自我成長苗頭的時期,由于對世界的理解還不夠成熟,憑著一股熱勁和青春期特有的自信感,而表現出對世界的叛逆,對家長的不服從。
2、自我中心。青春期孩子開始覺得世界總是圍繞著自己存在,這個時期由于特定的身體和精神發育,青春期孩子會覺得自己是這個世界的中心,凡事以自我感為主。
由于自我感太強,這個時期的孩子會出現不為別人考慮、排斥他人、不接受別人意見、不理解別人的行為和思想。有些性格的孩子還容易養成孤僻、自負等不正常的性格特質。
3、特別容易沖動。他們常常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氣,動不動就會破口大罵,而且一時半會兒也冷靜不下來。有時候他們也會做出不理智的行為,因為他們做什么事都不愿意與別人商量一下,而且不考慮后果,不考慮自己的行為會不會傷害到誰。
4、學習成績下降,沉迷游戲。青少年進入青春期的時候,很多方面的基本技能可能會退化。孩子不想去學校,成天關在房間里玩游戲,不吃飯,不睡覺,一玩就是一天,這也是困擾很多青春期孩子父母的問題。
5、奇裝異服。讓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最興奮的事,就是凸顯自己的個性,所以在著裝打扮上會選擇比較另類的方式,他們感覺自己是與眾不同的,但是在父母眼中,卻是不倫不類。所以當孩子對奇裝異服非常感興趣時,說明他們已經進入到叛逆期,家長要引起注意。
青春期的孩子怎么管教
1、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。處在青春期的孩子有了對事物的自我辨知能力,做父母的如果沒有注意到孩子的變化,而是一味地像以往一樣,牽著孩子按自己設計的路線走,自然就會引起孩子不滿,有意跟家長對著干。要與孩子融治相外父母就得正確認識孩子,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。
2、學會緩解孩子的壓力。本身他們已經有很大的學習壓力了,回到家后父母如若再施加壓力,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煩躁,學習固然重要,但也應進行適當的放松,可以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,如跳繩,跑步等,要知道,沒有健康的身體體魄,就沒有健康的心理狀態,身體是革命的本錢。
3、給彼此空間。對家長來說,當孩子處于青春敏感期和叛逆期時,不妨適當地退出他們的生活,給孩子足夠的尊重,但是前提一定要對孩子進行充足的教育,讓他們知道人生中情感,友情,事業,家庭的不同,相信此時的他們,能通過自己,已經健全的世界觀做出充分的判斷。
面對青春期的孩子,父母應該怎么做
首先,家長需要了解青春期的特點和孩子的需求。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會出現情緒波動、自我意識增強、好奇心強烈等特點,家長需要給予理解和支持,同時也要注意引導孩子正確處理情緒和行為。
其次,家長需要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和信任關系。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會有很多疑問和困惑,家長需要耐心傾聽和解答,同時也要尊重孩子的個性和選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