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位偉人曾經(jīng)說過:“自控力宛若受到控制的火焰,正是它造就了天才。”由此可以看出自制力的重要性,所以家長一定要重視孩子自制力的培養(yǎng),抓住自制力形成的關鍵時期,幫助孩子建立好的自制力。
孩子自制能力差怎么辦
1、養(yǎng)成好的生活習慣。俗話說,沒有規(guī)矩不成方圓,對于比較小的孩子,首先要從養(yǎng)成一個好習慣開始。
比如睡覺是否準時。學齡前的孩子大概八點半,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定在九點,中學大概是十點十點半左右。再比如孩子吃飯的時間,讓孩子在半小時左右的時間內(nèi)吃完,吃飯的時候不可以看電視、玩玩具,讓孩子管住自己,不能由著孩子的性子來,并且告訴他如果沒有吃完飯就不許看動畫片。
2、培養(yǎng)孩子整理物品的習慣。可以先從整理簡單的物品開始,比如自己的書包、書桌,再到整理自己的衣柜和房間,讓孩子體會到整理自己物品的樂趣,養(yǎng)成能保管好自己的東西的習慣。
3、家長做好榜樣。都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,家長的行為方式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行為方式。家長們要給孩子做一個榜樣,如果你一味的要求孩子做到自律,卻不對自己從嚴要求,很難想象孩子能夠做到更好,畢竟,孩子會模仿你的行為。
4、給予孩子適當?shù)莫剟睢R柧毢⒆拥淖灾屏Γ仨毜钟芏嗾T惑,很多家長會給孩子一定的獎勵措施,比如每周能夠去一趟動物園,買一次喜歡的零食等等。
這種時候,可以給孩子定一個規(guī)則,如果孩子愿意放棄之前約定的獎勵,那么下一周可以提供更多的獎勵,用類似這樣的方式來訓練孩子克制當期的欲望,訓練忍耐力。
5、幫助孩子制定計劃表。孩子的自制力差,往往體現(xiàn)在缺乏時間觀念、做事拖拉、容易放棄等特點,家長可以給孩子梳理出每天需要完成的任務,制定一份共同認可的時間計劃表。可以先從簡單的計劃做起,比如早上幾點起床、晚上幾點睡覺、幾點可以看動畫片、幾點可以和小朋友們一起玩。
慢慢幫孩子養(yǎng)成做事有規(guī)劃的習慣,讓孩子有時間觀念,幫助孩子提高辦事的效率。
孩子自制能力差的原因
1、父母的“壞”影響。作為父母,你的自控力怎么樣?是不是本來想看書,可是又不自覺的刷手機去了?本來打算早睡,結(jié)果又打游戲熬夜了?該吃飯了,刷手機打游戲,叫了幾遍都不來?你的一舉一動孩子都看在眼里,學在心里,你的隨心所欲和毫無節(jié)制只會讓孩子理直氣壯地有樣學樣。
2、孩子缺少父母的陪伴。父母陪伴多的孩子,他的生活是充實豐盈的,他每天有你的陪伴,他不會感到無事可做。而你對孩子的疏忽和冷落,孩子只能自己找事兒做,而手機和電視就是最吸引他們的。
當你埋怨孩子沉迷于電子產(chǎn)品,做事不專心,自控力差的時候,有沒有想過正是你的自私和懶惰,將孩子推向電子產(chǎn)品。正是你的缺乏溝通和陪伴缺失,導致孩子只能尋找電子產(chǎn)品的尋求安慰。
3、總是打斷孩子的專注力。當孩子專心搭積木的時候,你是不是一遍一遍地打斷孩子,一會兒讓孩子喝口水,一會兒讓孩子吃口水果。孩子的專注力就是這樣被家長一遍遍地破壞,慢慢地孩子就失去了專心的能力,導致孩子很難集中精力做事情,上課的時候就容易東張西望。
培養(yǎng)孩子自制力的方法有哪些
1、以身作則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教育者,榜樣的力量遠遠大于各種說教。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則,做一個自控力強的人,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力量。
2、言而有信。答應孩子的事情要做到,要言而有信。可以和孩子制定一個計劃,當完成計劃的時候,可以滿足孩子的要求或者一個小小的獎勵。既能幫助孩子用計劃約束自己,也可以學會為了實現(xiàn)目標克制自己。
3、延遲滿足,控制欲望。讓孩子懂得很多事情不是唾手可得的,是要付出努力和辛苦,要有時間的等待才能得到的,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增加孩子的自制力同時讓幫助孩子控制欲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