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不自信對自身的發展也是不利的,所以家長一定要善于引導,鼓勵孩子多與自信的人交朋友,從他們的交流方式和說話的語氣中來感染自己的;改善自己的不足之處,提升自己的交流能力,讓自己變得更加的積極向上。
小孩子不自信的表現
一、害怕人多的環境,不敢和別人交流。有的孩子害怕人多的環境,不想去人多的地方,在公共場合甚至都不敢說話,平時只跟父母、爺爺奶奶等親人說話,見到其他人都不敢說話,有種社交恐懼癥。當孩子聽說其他孩子出去玩,有了新朋友,生活豐富多彩,會覺得自己太差勁了,這是一種自卑的表現。
二、說話十分膽怯,對別人十分順從。有的孩子跟別人說話都會膽怯,覺得自己不如別人,有時候眼神都不敢望著對方。這樣的孩子還會對別人很順從,別人說什么就是什么,自己不會說出自己的想法,這也是很明顯的自卑的表現。
三、總是懷疑別人,喜歡“挑刺”。有的孩子總是懷疑別人,喜歡“挑刺”,通過批判別人來掩蓋自己的缺點或不足,這是一種內心自卑、缺乏安全感的表現。過度自卑的孩子,就老會挑別人的不足,這是一種“自我保護”的方式。
四、最怕別人說自己的缺點,過于擔心別人的評價。每個孩子都有缺點和優點,有的孩子內心自卑,就會放大自己的缺點,并特別害怕別人說自己的缺點。內心非常敏感,會想辦法去掩飾自己的缺點,不想被別人評價。如果別人稍微提到了就會特別害怕,不知所措。但這樣掩飾和逃避,孩子會更加自卑,不能直面自己的缺點,也就無法改正缺點。
五、討好型人格。孩子的自卑情緒會使他習慣于順從和討好別人,自己的東西也不敢去爭取,自卑的心理也會迫使孩子做出讓步的行為。
小孩子不自信的原因
1、氣質原因。心理學家們普通認為,在通常情況下,人的氣質類型可分為膽汁質、多血質、黏液質等等。每個氣質都有各自的優點和缺點,有的孩子碰到挫折容易灰心失落,情緒短時間內難以擺脫。
2、家庭教育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,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。如果家長把工作中的壓力帶到家庭中來,沖孩子發泄;或者家庭不和諧,經常吵架;孩子做錯了事隨意打罵,孩子就會感到自卑,不自信。
小孩子不自信怎么教育
1、讓孩子能夠接受困難。再成功的人也難免會遇見許多困難,每一次對困難的解決都是對自己價值的肯定,能夠增強自信心。
家長要時刻給予孩子鼓勵,鼓勵孩子要勇于迎接挑戰;例如,可以讓孩子自己嘗試做飯、自己解決生活上的困難。如果孩子能戰勝這些困難的話,就會離他們的夢想更進了一步,自信心也會提高不少。
2、帶孩子讀書,讓孩子從書中故事中體會道理。書是前人智慧的結晶,我們遇到的大部分問題都能在書中找到答案。
建議家長們帶著孩子讀書、讀繪本,在書中人物的人生故事中,讓孩子學習自己應該如何做。應該大膽一點勇敢嘗試、應該努力表現自己等等。會讀書的孩子,都擁有比其他人更豐富的內容,也更容易獲得自信。
3、不吝嗇對孩子的夸獎,表達對孩子的無條件信任。作為家長,在孩子的小的時候,一定要不吝惜對孩子的夸獎。因為孩子是在父母的眼中、話語中來找到自己的位置的,一個經常被夸獎的孩子,他的自信值就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