溺愛就是過分寵愛,由著孩子的性子,慣著孩子。從而導致孩子產生各種不良習慣,妨礙孩子獨立發展;這對孩子今后的成長與發展都是十分的不利的;下面我們來詳細了解下溺愛孩子的危害。
母親溺愛孩子的后果
1、孩子會形成自我中心的性格。如果父母溺愛孩子,孩子的任何需求,合理的,不合理的,父母都去滿足了。父母滿足了,孩子就高興,父母不滿足,孩子就大哭大鬧,以此來讓父母妥協。如果父母每次都妥協了,孩子就只在乎自己的需求和感受,并不在乎別人的需求和感受。
2、耐受挫折的能力弱。從小被無條件溺愛的孩子,沒有體會過需求被拒絕的感覺。長大了,去外面的世界后,那些不合理的需求,損害他人利益的需求,別人并不會滿足自己。這時,孩子會感覺到被拒絕了,會很受挫,會氣餒,也許還會憤怒他人。
3、人際關系受挫。在家里面,孩子為王,父母愛孩子,即使孩子霸道一點,父母也包容孩子。但是在外面的世界,別人不會像父母那樣去無條件的照顧孩子的感受。所以,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的人際關系會受挫。
4、導致孩子產生厭惡學習的情緒。家長過分溺愛孩子,致使孩子諸多的能力都被掩蓋了,這樣孩子的能力就無法得到發展。一旦這種能力低下的孩子投入到學習、生活中,孩子就會遇到很多問題。
這樣的孩子就會在學習上遇到諸多的障礙,在學習的每個環節上都可能會受挫,于是孩子就不喜歡學習,最后厭學,甚至輟學。因為孩子的學習動力,被家長的溺愛限制了。
5、導致孩子的價值觀產生混亂。如果一個孩子在溺愛的環境下長大,孩子可能就接受不到那種正確價值觀的熏陶,再走向社會之后,就會發生一系列的問題。
因為孩子一直生活在溺愛的環境中,想怎么樣就能怎么樣,就會覺得自己不需要這些正確的價值觀,很容易滿足,甚至思維就停滯在那種感覺里。這樣的孩子對很多問題,比如原則性的問題、價值觀的問題等全部是處在混亂狀態的,這都是溺愛使孩子產生的結果。
家長溺愛孩子有哪些表現呢
1、家長屈從于孩子,有求必應,百依百順,沒有原則,沒有要求。
2、包辦孩子的一切,過度照顧,本來孩子自己可以做的或應該做的也不讓孩子做。
3、給孩子提供的物質生活過分優越,甚至超過了家庭正常的經濟能力。
4、不給孩子接觸困難和艱苦環境的機會,不讓孩子受一點委屈。
5、常當眾夸耀孩子的長處和優點,處處為孩子的缺點辯解。
面對孩子的需求,又該如何去滿足呢
1、合理的需求,可以適當滿足。這樣孩子內心體會到自己是值得被別人愛的。
2、不合理的需求,要跟孩子講道理,告訴孩子為什么不能滿足。這樣,一方面讓孩子明白這個世界,自己的需求,并不是別人都要滿足自己;另一方面,也讓孩子感覺到自己和父母是平等的,父母的尊重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