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了孩子會后,父母們總是竭盡所能想要給孩子最好的保護。若是可以,父母恨不得替孩子去承擔一切,以此來換取孩子的平安順遂。可是父母忘了:過度的保護,反而不是好事,會成為孩子人生中最大的絆腳石,阻礙了他們的發展。
家長過度保護孩子造成的后果
1.影響小孩性格及心理。家長對小孩過度保護,也會影響小孩的性格及心理。小孩的性格在家長過度保護下,會變得非常膽小,懦弱。孩子也會因此對家長產生依賴心理,他們會對家長過于依賴,家長對孩子過度的保護會讓他們習慣性躲在家長的保護下,他們會越來越依賴家長對他們的保護。
2.影響小孩人際交往。家長會擔心小孩受到欺負而不讓小孩交朋友。如果小孩和小朋友之間出現了矛盾,家長也會出手干預。但家長對小孩過度保護的行為,會影響小孩的人際交往,小孩也會因為家長的過度保護而被小朋友孤立,使孩子交不到朋友,小孩也會因此感到孤單、自卑。
3.受挫能力弱。由于家長會為小孩處理阻擋在小孩面前的挫折,小孩沒有自己面對過挫折,因此他的承受挫折的能力是非常差的。
4.獨立能力弱。家長對小孩過度的保護也會讓小孩的獨立能力變得比較弱。在孩子成長過程中,所有一切會讓小孩受到傷害的,家長都不會放手讓小孩去做。
比如:小孩要自己穿衣服,家長擔心小孩不會穿衣服使自己受涼感冒、擔心小孩切菜會傷到手、洗碗會不小心把碗打破而傷到手等等,這樣小孩長大以后,獨立能力會變得非常弱。
家長過度保護孩子的表現
1、為其做所有的選擇決定。一個人在世界上生存的時候就會遇到很多事情,也會做許多的選擇,但是在我們剛剛出生的時候還沒有做選擇的能力和權利,于是我們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交給了父母來做決定。
然而有些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幫其做所有的決定也不是很意外,但是在孩子成長有意識之后還為其做所有的選擇和決定就是“過度保護”。這種“過度保護”不但不能保證孩子的健康成長,反而會讓孩子遇到更多的困難。
2、過度的縱容和約束。對于父母管教孩子來說,應該松弛有度,該抓緊的時候抓緊,該放手的時候放手,過度的縱容和約束只會讓孩子走上另外一種極端,這樣的保護就是“過度保護”。
避免對孩子過度保護,家長可以這樣做
1、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。別看孩子小,就依著孩子,穿衣服穿鞋子吃飯都希望別人來幫助,當然很多家長都吃這一套,都覺得可以幫,但是我們需要讓孩子學會獨立,不能過度的保護孩子。讓孩子在有條件和能力的情況下用自己的力量做自己的事情。
2、讓孩子學會利用勞動獲取生活。我們既然要讓孩子能夠獨立,就應該讓孩子避免受到過度的保護和干涉,就要引導孩子用勞動去過好自己的生活,用現用的條件去創造一切。
3、利用延遲滿足學會放手。很多父母在獎勵孩子的時候通常都是即時獎勵,少數的家長還會提前滿足。如果想要避免過度保護孩子,就應該利用延遲滿足去讓孩子明白獎勵的意義,以及獨立的作用。所以我們應該給予孩子獎勵的時候延遲一會,學會放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