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,會經歷一段時期的逆反期,如果在這個階段家長能夠好好引導,那就可以讓孩子順利度過這一時期,反之,如果家長采取的教育方式不當,那只會加重他們的逆反心理,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。
孩子叛逆應該怎么辦
1、父母一定要學會尊重孩子。叛逆期提出一些無厘頭的要求或者意見,即使你不同意不認可,你也要耐心地聽完孩子們的真實想法,充分了解他們的看法后再以交換意見的方式提出你的想法,不要一味說教而不顧孩子們的感受。
2、更多地理解和陪伴。在與叛逆期的孩子相處時,父母一定要給予更多地理解,雖然在家長眼中,他們很多行為都是非常矯情和無病呻吟的,但是,處于青春期的他們卻將此當成了情緒宣泄的方式。所以,父母的理解和陪伴能讓他們的情緒處于更穩定的狀態下,不至于做出離經叛道的事情。
3、看見孩子的閃光點。過度看見孩子叛逆的一面,只會無限放大他的不足,當他做任何事情的時候,你的第一反應都是不放心或是指責,盡管孩子沒有做錯事情。
所以我們應該目光放在孩子的優勢上,去發現他的閃光點,去了解平日被你嫌棄的興趣愛好。只有卸下不信任、質疑、架子,才能走近孩子,以更加松弛、真誠的心態去認可孩子,鼓勵孩子付諸行動。
4、多陪伴、支持、鼓勵孩子。有的孩子是因為父母疏于對孩子的關心,孩子感受不到爸爸媽媽的愛,故意做錯事,搗亂,渴望得到爸媽更多的關注。作為父母,不能因為工作的原因,就讓小孩得不到父母的陪伴,這樣會讓他們的內心對父母產生抱怨,所以家長要盡可能的多陪自己的小孩,讓他們感受到父母的關心。
5、提供適當指導。在孩子的叛逆期,我們需要做的是提供適當的指導。指導包括家庭教育,學校教育,社會教育等方面。
家長需要引導孩子發展健康的興趣愛好,鼓勵孩子表達自己對世界的看法和理解,還需要引導孩子正確對待朋友,家庭,學校等方面的關系,孩子需要知道做出正確的選擇能夠對自己的成長帶來巨大的助力。
面對叛逆期的孩子家長需要避免什么
1、一味督促學習。叛逆期通常發生在初高中階段,因為這兩個時期孩子們背負著升學的壓力。為人父母,總是望子成龍,望女成鳳的。因此,親子間的絕大多數對話都逃不開“成績”二字。
督促孩子學習固然沒錯,但一味地督促,不僅無法變壓力為動力,而且讓孩子更加壓力山大,然后逐漸厭煩,當作耳旁風。學習要講究勞逸結合,有句老話說,“只學習不玩耍,聰明孩子也變傻。”
2、總講各種大道理。“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。”出于對子女的愛,很多父母都喜歡傳授人生經驗,希望孩子少走彎路。然而叛逆期的孩子對此可不買賬,反倒嫌你啰嗦!其實道理孩子都懂,關鍵是要讓他們去做,不然說破了嘴皮也沒用。
教育叛逆期孩子的原則
接受孩子的叛逆行為。對待孩子的叛逆行為,家長們要學會去接受。孩子的叛逆行為可大可小,有些孩子只是在家發發脾氣,而有些孩子會跟家長冷戰到底。
孩子做什么樣的舉動是有原因的,孩子需要用自己的方式發泄不良情緒,如果不及時排解就會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,所以家長們想要應對孩子的叛逆,就應該先學會接受。
經常跟孩子進行溝通。親子間矛盾大多數是因為不理解造成的,孩子正在經歷叛逆期,想讓孩子主動吐露心聲基本是不可能的。
所以這時候,家長要主動出擊,從關心孩子的日常生活入手,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、校園生活以及內心的一些想法,家長們對孩子了解更加透徹,就能學著去理解、去認可孩子的一些想法和行為,孩子獲得了認可和尊重,自然會收斂自己的叛逆行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