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天天手機不離手,就說明孩子已經有沉迷的跡象了,如果家長就此放任不管,對孩子的影響只會越來越大,所以家長需要和孩子一起制定使用手機的規則,讓孩子能夠合理使用手機,避免手機沉迷。
孩子天天手機不離手怎么辦
1、良好的溝通。讓孩子遠離手機,跟孩子良好的溝通是關鍵。我們所謂的“溝通”是為感受和滿足而進行的溝通,所以不要看到孩子玩手機的時候,就暴跳如雷,怒罵孩子,而是要對孩子耐心地勸解和循序漸進的引導。
2、勸說時機要合適。比如孩子玩手機時間長了,覺得眼睛發酸或者感到頭脹、脖子不舒服,這個時候可以告訴孩子長時間會帶來身體的不舒服,繼續玩下去會加重這種不舒服感覺,不利于身體的成長。大多數孩子因為可以直接感受危害,從而聽從父母的建議。
3、玩手機的時間長短要控制好。給孩子設置好鬧鐘,比如會提醒孩子還有幾分鐘就到時間,讓孩子提前做好心理準備。時間一到,就要停止玩手機。假如孩子不遵守約定,大人堅持原則,強制關機,孩子為此哭鬧,家屬不能妥協,允許孩子情緒的發泄,待孩子情緒穩定后跟孩子好好談一下。
4、建立好獎懲程度。孩子遵守時間約定,要及時給與口頭表揚,建立獎勵程度,比如實物獎勵或者期待目標的兌現獎勵;違反規定,也要給與“懲罰”,這里不提倡身體上的懲罰,更多的是剝奪孩子的期待目標達到懲罰的目的。
5、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。孩子的時間觀念建立好了,會更好的支配自己的時間,這個父母要以身作則,從身邊小事做起,養成好習慣。
6、提高孩子的自控力。孩子自控力提高了會讓孩子獲益一生。平時要多放手,讓孩子變得更獨立;讓孩子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,提高情緒管理能力;鼓勵孩子合理表達自己的需求,這些都有利于孩子的自控力提高。
7、合理安排作息。給孩子獨立的空間和時間,但是需要對孩子的執行過程適當地進行監督,看看孩子是否能做到。生活要規律,勞逸結合,做到休息與學習的平衡。
孩子天天手機不離手的危害
1、厭學情緒突出:拒絕上學,沉迷于手機中的虛擬世界,不愿上學,不愿做功課。
2、滋生孤獨感和自卑感:很多孩子一心撲在手機上,寸步不離,關注手機上的東西,不愿跟家人、同學交流,不利于感情的交流;接觸到距離自己遙遠的東西,更容易滋生自卑感。
3、睡眠不足:晚上不睡覺,抱著手機玩到凌晨一兩點,造成睡眠不足,影響第二天的生活安排。
4、更容易沖動、控制力差:手機成癮會更容易伴隨沖動情緒、行為,控制力也會降低,不利于孩子學習、生活中對自己的規則意識的約束。
家長如何避免孩子沉迷手機呢
1、家長要以身作則。許多家長自己手機不離手、打游戲追劇,卻責怪孩子不該玩游戲,這樣的教育是缺乏說服力的。
父母的言行,家庭氛圍,直接影響了孩子的行為習慣。家長愛讀書、求知、自律,大概率會培養出同樣自律的孩子;而父母成天熱衷于玩手機、看電視,孩子自然也更容易對游戲感興趣,甚至上癮。因此,家長要提高對自己的要求,給孩子做好榜樣,帶來積極正面的影響。
2、健康使用手機。為了孩子的視力健康,家長要提醒孩子,不要在黑暗當中玩手機,使用手機時盡量打開房間的燈;每次玩手機的時間不宜過長;注意玩手機的姿勢,不要離得太近,不要躺著玩。家長要為孩子選擇優質內容,選擇一些適合孩子看的,最好是能夠從中獲得知識的內容,避免孩子連續看視頻、反復玩游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