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進入叛逆期之后,不僅生理上會發生一些變化,心理方面也會產生一些轉變,尤其是對待父母的態度,更是不同以往,會變得非常反感父母,討厭父母,為了遠離父母,還會出現夜不歸宿的情況。
青春期女孩不回家怎么辦
1、減少嘮叨,不要把孩子再當成沒有長大的小孩子來看待。孩子從小都是在父母的庇護下長大的,即便是她們已經進入青春期了,在父母的眼里她們還是從前的那個小孩子。
父母的這種心理會造成對孩子事無巨細的關心,而父母關心孩子的表現方式許多時候都表現在嘮叨與管束上。父母要對她們減少在生活上的管束,不要在孩子面前嘮嘮叨叨,吃什么穿什么,這類的事情一定要記住不要管那么多。
2、良好溝通,與孩子做朋友。家長要學會與孩子做朋友,通過做朋友來與孩子建立一種好的溝通渠道,而不是一味做一個高高在上的“家長”,來訓斥孩子、教育孩子。要讓孩子感到父母是朋友,有心事愿意向朋友吐露,吐露后不會遭到父母的粗暴干涉與教育批評,而是能夠在父母這里尋求到有力的幫助。
3、多關愛多體貼孩子。不管男孩女孩,家庭溫暖一定要有,多關愛多體貼。試著和孩子做朋友,而不是一味的抱怨責罵。做父母的有時候可以做弱者,不要太強勢。
理解孩子,我們都年少過,不論她發生了什么都不要責備,現在的社會是看孩子的一個社會,孩子的模樣就是父母的模樣。所以,先做好我們自己,再去教育孩子!
4、父母堅守原則底線。這個不是要怎么勸說,是命令這個女兒必須回家,在女兒未滿十八歲成年之前,發生所有的問題,都是父母的責任,何況是個女孩,如果發生了不該發生的事,當父母的如何自處,對小女生的身心健康也有影響,所以命令孩子必須回家。
青春期女孩不回家的原因
1、覺得家里不自在。感受不到想要的溫暖,所以才會想著拼命逃離,這應該是很多孩子不愿回家的真實原因。呆在家里的感覺,除了不自在外,還會伴有壓抑、恐懼的想法。試問:這樣的居住環境,大人愿意呆嗎?答案一定是不愿意吧!
2、父母管教太嚴。隨著年齡增長,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和管教,反而越來越嚴苛。在父母看來,年齡越大,越應該懂得更多的道理,越應該按照自己期許的樣子去發展。受不了這種壓力,孩子只能不回家,少聽一些父母的嘮叨聲。
3、缺少關愛。還有很重要的一點,孩子在家庭生活中,完全感受不到關愛,所以才會想著離開。外面的生活或許會艱苦,但是能讓孩子感受到關愛,她們也就暫時忘了辛苦。物質很重要,但陪伴和關愛更重要,父母一定不能忘了順序。
家長如何跟青春期女孩相處
尊重女兒,別和女兒對著來。女孩的煩惱并不僅僅是零用錢,課外書或者衣服,她們需要父母的理解和尊重。當女孩真正得到理解和尊重后,她們一切消極、叛逆的情緒都會消失。
相互理解,跨越代溝。父母總是覺得女兒不聽話,不能了解做父母的辛苦,同樣的,女兒也渴望父母的理解,理智的父母總是和女兒換位思考,站在女兒的立場上,了解她們的所需,將心比心。懂事的女兒也會體諒父母,理解父母。
和女兒平等相處,千萬別擺做父母的架子。和女兒交流時態度要溫和,不要端著父母的架子,也不要表現出愛之切切,又很之切切。這種來自父母強大壓力的負面情緒,很容易傳染女孩,影響女兒的心理狀態。所以融洽的親子關系是來自父母的心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