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為家長應該把孩子教育好,讓他們的身心能夠健康的發展。但是往往會出現事與愿違的情況,比如孩子老是喜歡動手打人,面對這樣的情況,家長應該怎么教育呢?
孩子喜歡動手打人怎么教育
一、 了解孩子心中所想
孩子可能是在感情上受到了傷害,也可能是沒有得到想要的東西而傷心沮喪。一些父母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,認為孩子在“小題大做”,另一些家長因為自身的羞恥感和尷尬,為了向別人證明自己不會對孩子的行為放任不管,在不了解孩子情緒的情況下嚴厲訓斥、責打,讓孩子道歉。這些做法都是不合理的,我們要用和善堅定的態度去教導和引導孩子,而不是“以暴制暴”。
二、 幫助孩子處理憤怒的情緒
首先應當安慰孩子,盡量讓他的情緒穩定下來。對于年齡較小的孩子,在把他們帶離打人現場前應先給予他們一個擁抱,這是向他們示范表達友好的一種方式。
如果孩子情緒波動很大,可以在旁陪著他保證他的安全的情況下,讓他獨自冷靜一會。這是教會孩子暫停,他可以選擇任何時間來暫停憤怒的情緒,從而找到新的令他感到美好的食物。
三、 指出行為中的錯誤
需要明確告訴孩子,打人這種做法是錯誤且不可取的,并告訴他打人會讓別人受到傷害,甚至自己也會受傷。打人并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,當自己解決不了的時候,可以尋求爸爸媽媽或者老師的幫助。
四、 正確引導孩子的感受
孩子都是比較注重自己感受的,但他們的感受不一定正確,需要家長正確引導,同時家長也應該反思,是不是某種行為無意中傷害了孩子。如果你經常責打孩子,那么他會傷心憤怒,而打人就是他回擊你的一種方式。
也不要為了證明自己是好家長,而責打孩子,要記得你和孩子的關系,比這些重要得多,孩子心理健康也比這重要得多。
孩子喜歡動手打人的原因
1,父母錯誤的管制方法和縱容
有些父母本身就喜歡用粗暴的方式來管教孩子,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,張嘴就罵,抬手就打,直到孩子屈服為止,受父母的影響,孩子也會崇尚粗暴。父母之間動手打架更會對孩子產生視覺沖擊,認為打人是解決問題的方式,因此也喜歡用這樣的方式來解決問題。
2,模仿
模仿是孩子的天性,孩子的年紀小,對于自己未知事物和行為都會產生好奇心,看到影視劇或者現實中有人打人就會進行模仿,如果父母沒有關注不加以制止,孩子就會習慣性的動手。有的父母覺得孩子的力氣小,打人也不疼,就任由孩子胡鬧,更有甚者覺得孩子的行為有趣,還在周圍打趣,助長孩子的氣焰
3,環境的影響
如果孩子的學習環境或者家庭中經常出現打人行為,就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。有的孩子在學校受了欺負,告訴老師和家長怕被嘲笑,就會以同樣的方式對待其他同學。
4,打人是在試探想要引起重視
有的孩子是很聰明的,當他們的要求不被父母滿足時,打人就是在表示不滿,想要引起父母的重視并試探父母的底線,一旦父母不阻止,就會變本加厲,屢試不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