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,我們會發現孩子漸漸會出現一些不良行為,比如總是習慣性的動手打人。對于這種情況,家長一定要給予重視,讓孩子認識到打人的危害,從而慢慢進行糾正。
小朋友喜歡打人怎么教育
1、制止孩子分析打人原因,找到解決方法。不管孩子是因為什么打人,家長都要立刻制止,握住孩子的手,告訴他「不可以」,首先要做的不是責罵孩子,而是制止,不然責罵孩子就可能會給孩子強化打人這件事,特別是在孩子叛逆期,更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。家長可以鼓勵孩子說出打人或不高興的原因,然后進行分析。
2、引導孩子為自己的行為道歉。可以引導他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,讓他主動的和被打的人道歉,去抱一抱被打的小朋友,讓兩個小朋友拉拉手,表示歉意與諒解。同時,我們也要注意,如果孩子的行為非常的強烈,沒有任何語言嵌入的余地,這個時候,你可以做標準行為訓練法,來掌控他。
3、減少孩子的挫敗感。孩子的多數攻擊行為都和挫敗感有關系,當他發現自己玩不好別人的玩具,或者做游戲總是失敗的一方。情緒低落很容易導致孩子失去控制,用攻擊別人來發泄。
因此,家長平時可以多幫助孩子,練習一些游戲方法或生活技巧。降低孩子遭遇挫敗感的機會,那么他的攻擊行為也會減少很多。
4、教會孩子發泄自己不滿的方法。小朋友也是會有心情很不明朗的時候的,家長要教會小朋友發泄自己情緒的正確方法。比如,告訴孩子,要把自己的壞情緒跟爸爸媽媽講敘,而不是憋在心理,因為不開心的原因造成打人的情況。
其次,孩子情緒不好的時候,爸爸媽媽應及時幫她轉移注意力,多帶孩子出門去走走,或者通過玩游戲的方法轉移,幫助孩子重獲好心情。
孩子喜歡打人背后的原因
1、錯誤的表達方式。孩子出現打人行為,常常是因為一些很小的事情,比如爭搶物品,或是對方碰觸了自己的東西等,這些行為,在家長眼中并不算大事。
所以當孩子打人時,家長往往會覺得孩子太過任性,小題大做,但是,孩子心思單純,想法直接,他們會通過非常直接明確的行為去解決問題,表達情緒,因為他們還不懂得如何與他人協商溝通。
2、家長的放縱態度。家長的態度直接會影響到孩子的行為,現在很多家長對孩子都比較溺愛,他們時常教導孩子不能吃虧,所以在孩子爭搶玩具或是出手打人時,都會秉持一種默許縱容的態度,家長的這種態度被孩子看在眼里,會讓孩子更加肆無忌憚,因為他很明白自己的行為是被允許的。
面對打人的孩子,家長需要怎么做呢
不要用打罵代替教育。很多家長喜歡用打罵的方式來解決問題,事實上,這種做法,往往只會在當時產生短暫作用,并不能讓孩子發自內心的改變,這也就是為什么孩子會屢教不改的原因,而且家長的打罵行為,無形中也是在為孩子樹立錯誤的榜樣。
態度明確進行制止。在孩子做出打人的行為時,家長一定要明確表明態度,告訴孩子這是錯誤的行為,如果家長滿不在乎或是采取縱容態度,那么孩子肯定會繼續再犯,想要杜絕這種行為,家長就要讓孩子明白自己的態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