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為家長教育好一個孩子可采取的辦法:1、家長要學會放下身份,不要總是高高在上,要以一個朋友的身份和孩子相處,心平氣和的和孩子分析問題;2、注意自身的言行,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;3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合理期望孩子,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;4、給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,不要事事包辦,干涉孩子;5、嘗試和孩子溝通,理解接納孩子。
作為家長應該怎樣教育好一個孩子
1、學會放下家長的身份
正確地教育孩子就要放下姿態,主動和孩子做朋友,而不是一直表現得高高在上。家長要經常與孩子進行深入、親密的交談,傳遞出自己對孩子的愛。此外,當孩子犯錯誤時,家長們要首先平復自己的情緒,切忌對孩子采取過激行為,不論青紅皂白先來一陣棍棒教育,而是要心平氣和地幫助孩子分析、解決問題。
2、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
身教重于言教,家長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養,樹立自己的威信。如果家長不愛學習、只顧自己吃喝玩樂、一問三不知、品行惡劣、行為庸俗、自私自利和不孝敬老人等。不管家長的言行是錯誤的還是正確的,對子女都有十分深刻的影響。因此,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時時刻刻、處處檢點自己的言行。
3、合理期望
對孩子的期望要符合孩子的實際水平: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,最好不要抱太大的期望,因為有時候家長的期望越大,最終只會給孩子造成更大的壓力,而且孩子也會為了滿足家長的期望,自己不斷努力,就在這個期間,很有可能會讓孩子失去自我,嚴重的話還會導致孩子出現心理問題。
4、給孩子自由成長空間
小孩子貪玩是難免的,不要一味的克制他們,不讓他們玩,這是不好的。玩是天性使然,不要壓抑,要教會他們安排好時間,比如可以告訴他們,你們做完作業再玩啊,這樣他們就會很高興的,因為做完就有的玩了。做起作業也賣力很多的。
5、嘗試和孩子溝通
小孩犯錯的時候不要打罵,要試著和她們溝通,告訴她們什么是對的,什么是錯的。交流的時候要放低心態,要把自己想象成小孩,這樣和她交流的時候,你們之間就沒有代溝,溝通起來就很好,你說的話她也會很容易理解,能明白自己錯在哪里,下次就不會犯錯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