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母教育孩子可采取的辦法:1、身教重于言傳,家長要注意自身的言行,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;2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,要合理期望,不要給孩子施加太多的壓力;3、學會放下長輩的身份,和孩子平等交流;4、積極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,盡量包容理解孩子;
父母應該怎樣教育孩子
1、家長要注意自身的言行
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:身教重于言教,家長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養,樹立自己的威信。如果家長不愛學習、只顧自己吃喝玩樂、一問三不知、品行惡劣、行為庸俗、自私自利和不孝敬老人等。不管家長的言行是錯誤的還是正確的,對子女都有十分深刻的影響。因此,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時時刻刻、處處檢點自己的言行。
2、要合理期望
對孩子的期望要符合孩子的實際水平: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,最好不要抱太大的期望,因為有時候家長的期望越大,最終只會給孩子造成更大的壓力,而且孩子也會為了滿足家長的期望,自己不斷努力,就在這個期間,很有可能會讓孩子失去自我,嚴重的話還會導致孩子出現心理問題。
3、學會放下身份
正確地教育孩子就要放下姿態,主動和孩子做朋友,而不是一直表現得高高在上。家長要經常與孩子進行深入、親密的交談,傳遞出自己對孩子的愛。此外,當孩子犯錯誤時,家長們要首先平復自己的情緒,切忌對孩子采取過激行為,不論青紅皂白先來一陣棍棒教育,而是要心平氣和地幫助孩子分析、解決問題。
4、給孩子營造好的生活環境
孩子學習要有一個好的小環境,不求高檔,但求氛圍,學生學習的時候要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閑談,朋友聚會等等盡量地包容缺點,用放大鏡看孩子,要知道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孩子,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點的。父母無條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與孩子溝通交流的重要基礎。
家長要有意識地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,使子女受到感染和熏陶。家庭是子女生活的主要場所,家長要組織好生活,處理好成員之間的關系,堅持正確的道德行為為準則,形成團結和睦的家庭氣氛,建立井井有條的生活秩序,以陶冶子女的美好情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