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總遲到可采取的解決方式:1、家長要樹立好的榜樣,在孩子面前要做到誠實守信;2、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,告訴孩子誠信的重要性;3、了解孩子遲到的原因,讓孩子明白遲到的嚴重性,了解自身行為帶來的影響。
孩子總遲到如何解決
1、父母樹立好的榜樣
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啟蒙老師,會直接影響孩子生活、性格等,自然也包括時間觀念這塊,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,如果父母經常也經常賴床、遲到,那么在你平時去教育孩子的時候,孩子會說你看“爸爸不是也還在睡覺么”?然后你再去要求孩子的時候就會變得沒有威信力。所以首先家長自己就要先以身作則做好榜樣,這樣孩子才會聽你的。
2、培養孩子言而有信的習慣
督促孩子改正言而無信的壞習慣,家長要監督孩子的守信用的行為,讓孩子能夠說到做到。對孩子在發生言而無信的行為的時候,家長要明確自己的態度,告訴孩子他的行為是錯誤的,并且這種行為在家里還是面對社會都是不允許的。比如:孩子和伙伴約好周日去圖書城,可是因為下雨,孩子不想去了,作為家長,就要告訴孩子誠信的重要性,督促孩子按時赴約。
3、讓孩子明白遲到的嚴重性
家長首先讓孩子從心里明白遲到的壞處,讓孩子明白遲到會造成別人的等待,己所不欲勿施于人,自己不喜歡無聊等待,那就同樣別讓其他人等待自己。同時,家長要明白教育孩子需要有耐心和愛心,單純進行粗暴的責罰收效稍微,最重要的是要明白孩子遲到背后的原因。
孩子經常遲到的原因
1、能力不足
有的孩子其實自己知道拖延不好,也想努力改變,但是也存在能力不足的情況,讓孩子沒辦法快速完成一件事,比如以做作業為例,可能不擅長某一學科,就放到最后,勉強完成后發現錯了很多,孩子受到打擊,次數多了愈發提不起興趣,喪失自信,再延伸到其它事情中,形成惡性循環。
2、孩子的性格原因
有的孩子性格比較靜,是別人口中的“慢性子”,他們開始可能并不拖延,但是由于沒辦法跟上父母的節奏,或者家庭的教育理念不一致,讓孩子不知所措,長此以往就形成了拖延,遲到的習慣。
3、缺乏規則意識
現在一個孩子由父母兩個人照顧,甚至還有爺爺、奶奶,外公、外婆六個人照顧,難免存在過分寵愛孩子的現象,導致孩子沒有時間意識,從而讓規則意識也變得淡漠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