叛逆期是一個過渡期,孩子盡力叛逆期之后,會逐漸變得成熟;同時我們每個人都會經(jīng)歷,只是時間早晚不同。但不管孩子有多叛逆,家長和孩子都是攜手共同前進的。
孩子叛逆如何解決
1、耐心傾聽。無論孩子講什么,家長一定要耐心傾聽,這是對孩子人格的尊重,也是了解孩子,以便對癥下藥,解決矛盾的一個途徑。
2、不隨意指責或草率評論。家長應克制自己的情緒沖動,讓孩子把話講完,避免隨意的指責引起雙方的不快。
3、作出積極反應。當孩子充分表達意見后,家長應作出積極的姿態(tài):“你這個想法不錯,要是再加一點或再改一點就更完善。”家長的積極反應可以讓孩子心情愉快,充滿成就感,有利于雙方下一次的情感交流。
4、不要比較。不管孩子多大年齡,不要總是以“別人家的孩子”和自己的孩子相比較。每個人的優(yōu)點不一樣,每個人的大腦發(fā)育也存在差異,如果只看到自己孩子的缺點,久而久之會使孩子產(chǎn)生自暴自棄的心理,并不愿回家。
5、尊重孩子的選擇,給予信任與關懷。在這段時期里,孩子會非常逆反,經(jīng)常惹自己生氣,但無論如何,對于他們的選擇,我們要理性看待是否適合,而不是一直否定他們,讓他們感到自己不被信任,更加煩躁。他們也有自己的獨立思考空間,我們要相信他們是有自己的判斷和思考的。
6、點到為止。青春期的孩子最怕聽到別人對他講大道理,因為跟他講大道理的人實在太多了,月滿則虧,過猶不及。
青春期大概會在初中度過,老師為了讓學生上進,大道理一套一套地講,父母為了讓孩子有更好的前途,一有閑工夫就說個不停,其實說多了反而助長他的叛逆,教育最好的效果,要么點到為止,要么意猶未盡。
7、正面引導少指責。大多數(shù)孩子的叛逆行為來自于指責,過度的批評導致的結果就是不斷積累的怨氣。家長總以為批評是一種激勵,可往往會變成一種家常便飯。引導不是命令也不是指責,是通過提問的方式,將孩子的想法引導在正確的方向上,這種提問應該相對溫和,不要強迫更不要自問自答。
緩解孩子叛逆的黃金法則
1、了解孩子身心發(fā)展不平衡產(chǎn)生的逆反是正常現(xiàn)象;
2、不同性格孩子的溝通方式不同,需要差異對待;
3、學會情緒管理:先處理心情,再處理事情,學會說情緒,而不是做情緒;
4、掌握批評的藝術與稱贊的技巧;
5、做青春期孩子的顧問,不做領導,多建議少命令。
青春期的孩子為什么更容易有逆反情緒呢
從發(fā)展心理學的角度來看,孩子成長的很多階段都會有逆反心理,只是這個階段更突出一些。因為這個階段,孩子身心發(fā)展迅速而不平衡:生理發(fā)育加速,心理發(fā)展相對緩慢,因此產(chǎn)生了很多矛盾,同時學業(yè)越來越繁重,壓力增大,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逆反情緒比較多一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