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孩子寫作業時候總是馬虎粗心,抄錯答案,寫錯行,字的筆畫寫少了,甚至考試時候漏題等等,所以每到考試成績出來以后就家長特別生氣,因為平時有些題目都是會的,但是孩子學習成績就是上不去。因此,引導孩子細心培養孩子專注力,成為很多家長關心的大課題。那么,孩子總是馬虎不細心怎么辦?
孩子總是馬虎不細心怎么辦
1、培養良好習慣,為孩子制定“錯題本”
解決馬虎的問題首先要培養孩子認真仔細的好習慣,看待問題不能似是而非,培養孩子自檢的能力和習慣,比如說為孩子創建一個錯題本,孩子每次犯錯的時候都標記在上面,并告訴孩子,當錯題不再增多,馬虎不細心也就被戰勝了。同時也要給孩子提供一個適宜的學習環境,讓孩子能夠安心學習。
2、幫助孩子克服厭煩情緒
很多時候,厭煩也是造成馬虎的主要原因。很多孩子都覺得學習是枯燥的,這會讓孩子產生抗拒心理。要讓孩子勞逸結合,同時培養孩子發現學習中的樂趣,從而克服他這種厭煩的情緒。
3、培養孩子的思維嚴密性
家長可以從兩方面來訓練孩子的思維嚴密性。一方面是日常生活中讓孩子多注意實踐,比如一起去買菜,比如洗衣服、刷碗、收拾房間。在這個過程中,應該讓孩子自己安排時間和順序,如果遇到了麻煩,孩子自然會總結經驗。另一方面是學習本身,家長需要幫助孩子一起總結學習的方法、經驗。讓孩子去制定做題的順序,解題的步驟。解決了孩子因為思考問題不周全而造成的馬虎問題。
4、鍛煉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
孩子缺乏責任感的根本原因大都來源于家長的包辦。很多家長喜歡包辦孩子的一切。正確的做法是應該讓孩子主動承擔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,培養孩子勤勞的作風。只有鍛煉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,才能讓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明白什么是責任感。
5、培養孩子整齊有序的生活習慣
孩子粗心的毛病不是一天養成的。如果孩子從小就生活在一個無序的家庭中,沒有一定的作息時間、沒有一個好的生活習慣,那么孩子做事丟三落四、馬馬虎虎就會成為“家長便飯”。所以家長要引導孩子養成整齊有序的生活習慣。生活上,讓孩子養成保管自己物品的好習慣。學習上,要培養孩子養成當天的作業當天完成、做完作業要檢查、課前要預習、課后要復習等好習慣。
孩子總是馬虎不細心怎么辦,很多時候因為家長對孩子的愛,導致潛意識里面對孩子馬虎會幫助孩子尋找一個借口。家長要想讓孩子戒掉“馬虎”的壞習慣,應該正確看待孩子的問題,從本質上找出原因,并有針對性的進行解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