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校園課堂中總是有一些孩子比較活潑,一些孩子比較沉悶。老師通常會更喜歡一些上課積極發言活躍的孩子,而性格內向的孩子往往不愛說話,不敢表現自己的想法。孩子上課不愛發言其實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,家長關鍵要幫助孩子樹立起自信心。那么,如何鼓勵上課不愛發言的孩子?
如何鼓勵上課不愛發言的孩子
1、多鼓勵孩子溝通
如果家長了解到孩子在課堂上不積極發言,可以通過平時與孩子平心靜氣的溝通多多鼓勵孩子,激發孩子的積極性。可以這樣告訴孩子:在課堂上,老師喜歡學生們積極回答問題,因為這說明學生思維敏捷,能夠跟得上老師講課的速度與思路。無論對與錯,孩子只要積極回答問題就有好處。
2、教孩子參與家庭討論
家長在家里可以鼓勵孩子積極發言,參與到家庭討論中來,孩子越不愛交流,越要多跟孩子交流,家長多向孩子了解孩子愛好,就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多跟孩子聊,并對孩子積極發言的行為給予肯定。這樣有利于激發孩子在課堂上發言的積極性。
3、家長起榜樣作用
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。家長的一言一行,孩子都看在眼里,記在心上。如果家長在家里落落大方,表現得體也會給孩子樹立很好的示范作用。給孩子一個示范榜樣,孩子潛移默化的就會知道多進行語言交流的魅力。
4、培養孩子主動思考的習慣
家長還應該從培養孩子主動思考的習慣入手。在平時的生活中,家長應有意識地啟發孩子去思考,有些孩子已經掌握所學的,只是,孩子卻在課堂不愿意講出。家長可以在家主動詢問今天老師教的知識點,還可以把有些難度的問題在拋給孩子,讓孩子舉一反三思考。這樣在課堂上,當老師提出問題時,孩子就容易積極地思考發表自己觀點。
5、多帶孩子戶外運動
如果孩子有膽小不敢發言這個問題的時候,家長可以適當增加戶外運動,比方說每周都要去公園爬山,每天放學以后可以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,每天都可以去騎自行車,教孩子掌握一些新的技能,這樣孩子的運動能力就會越強,孩子身體的協調性也會越好,慢慢的孩子自信心就會提高,孩子自然上課就愿意主動發言。
如何鼓勵上課不愛發言的孩子,孩子上課不愛舉手發言,說明孩子性格比較內向害羞,作為家長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外向開朗的性格、培養自信心,多鼓勵和表揚孩子。家長平時可以多給孩子獨立思考,獨立選擇的機會。家長可以適當多帶孩子參與戶外運動,讓孩子在運動方面對自己有自信。希望家長要有意識去調整自己的溝通方式,讓孩子成為一個大大方方的,能夠正常發言的孩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