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長首先要和孩子進行溝通,要試著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,認真體會孩子心中的想法。怎么鍛煉孩子的耐心,讓孩子獨立解決問題,給孩子創造機會,使其潛能得到充分發揮。在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為他們確定目標,并幫助他們最終實現。
怎么鍛煉孩子的耐心
1、重過程甚于重結果
剛會走的孩子是不可能會跑的,初學鋼琴的人不可能即刻演奏出動人的樂曲。孩子要經過爬、走的過程后才能學會跑;學習鋼琴必須有一個反復熟悉琴鍵的過程。即使孩子著急,做父母的也不應當著急,應抱著相信孩子的態度,耐心等待。
2、言傳不如身教
孩子的成長是一個漸進的過程。但在現實生活中,很多父母卻急于求成,對孩子的成長過于急切,甚至會做出許多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長的舉動。家長這種缺乏耐心的行為。給孩子留下了不好的印象,使孩子對父母產生畏懼感與隔離感。還會對學習產生逃避和厭倦感。作為一名合格的家長,必須要對孩子充滿耐心。
3、多一些磨難
這里的磨難就是給孩子多制造一些困難,比如在拼圖的時候,給孩子一些難度提升,讓他在游戲中慢慢克服種種困難磨練自己的意志力,只有在困難的環境下才容易培養孩子的耐心。
4、家長要學會延遲
要讓孩子知道,生活中許多事是需要耐心和等待的。有時孩子餓了馬上要吃,渴了馬上要喝,想要什么玩具當時就要買,家長可有意延緩一段時間,不要立刻滿足孩子的要求,以培養孩子的耐心。
5、多項歷練接受考驗
小朋友的興趣愈廣泛,就愈容易磨練出個人耐力。其實,要培養個人耐性,關鍵就在于建立延遲滿足欲望的能力。而在這一過程中,如果時間和精力容易消磨,情緒也不容易波動,耐性自然而然地就建立起來了。因此,媽媽不妨安排孩子多參與不同類型的興趣活動。
6、讓孩子了解耐心
集中精神去學習和做事情的重要性。家長可以通過給孩子講耐心,集中精神做事的童話故事。或者講一講身邊那些做事有耐心,集中精神的人所取得的收獲。也可以講一講身邊那些做事沒有耐心的人的故事。讓孩子了解到做事有耐心,集中精神的重要性。
怎么鍛煉孩子的耐心,相信孩子,多鼓勵他。家長應肯定孩子的努力,也可以進行適當的小獎勵。只有了解孩子不耐心的原因后,才能更好地引導孩子有耐心地學習和做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