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少年的自我意識不斷增強,家長的責罵甚至毆打孩子,使孩子在犯錯誤時感到孤立無援,產生叛逆心理。青少年青春期叛逆的原因,缺乏交流,沒有一個和諧溫馨的家庭環境,與父母缺乏交流,就容易產生叛逆心理和叛逆行為。
青少年青春期叛逆的原因
1、心理過程發展的不平衡
青少年時期,認識、情感和意志的發展往往不平衡。主要表現在他們的情感、意志的發展先于認知的發展。在認知問題上,又容易出現非理性的認識。
同時,許多青少年,由于他們的學習目的不同、需要不同、動機不同,在認知過程中,受每個人內部環境的不同影響,造成青少年在由知向行的轉化過程中,不能正確地轉到社會所要求的行動上來,因而極易產生逆反心理。
2、獨立意識增強
主觀方面,是青少年正處于“過渡期”,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。他們不希望被當成小孩,以成人自居。由于他們感受到外界無視自己的獨立存在,才產生了用各種手段、方法來確立“自我”與外界對立的情感
客觀方面,教育者的可信任度、教育手段、方法、地點的不適當,往往也會導致逆反心理
3、家長的不理解
在青春期階段,孩子其實是特別渴望得到認同的,但父母如果過度強調自己的想法,對于孩子來說,也是莫大的苦悶,會感覺自己得不到尊重和理解,缺乏認同感。這樣很容易造成親子聯結的斷裂,導致親子關系緊張。
如何緩解孩子的逆反心理
1、尊重孩子
當處于青春期的孩子,他們是最需要得到他人認同與他人尊重的時期。當孩子對你的意愿表現出逆反時,家長不要急著去進行鎮壓,而要想一想,他們為什么會反抗。然后給予完全的重視和關心。讓別人覺得他的反對意見是很獨特的見解,讓他們知道他們的確與眾不同。
2、了解孩子
家長眼見孩子的興趣會影響功課時,通常會即刻禁止。其實,最好能試著了解情況。例如,陪孩子去電子游戲中心,和孩子討論他們的偶像,從旁提醒什么是應該學的,什么是不應該學的。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,才能相處得更融洽。和父母相處融洽, 孩子當然就不需要叛逆了。
3、把孩子當做個體看待
理解孩子,尊重孩子,把他們當成一個開始有獨立意識的小伙伴,有事商量著來辦,平等相待,循循善誘,以理服人,以情動人。千萬不可居高臨下,以勢壓服。
青少年青春期叛逆的原因,家長過于嚴厲,損傷孩子自尊心,隨意在外人面前揭孩子的短處。思維價值和父母不同,導致雙方不能互相理解,長輩往往占據道德高點批評孩子,而孩子不能反抗,次次積累加上大環境影響,叛逆出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