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春期的孩子,可以說是“人見人愁”的孩子,他們似乎突然之間長出了一身“反骨”,就是喜歡和家長、老師對著干。那究竟是為什么原本乖巧溫順的孩子,到了青春期可能也會變得十分叛逆,不服從父母的管教,和老師對著干。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下。
孩子青春期叛逆的原因
第一、學業引發的親子沖突,青少年與父母發生最頻繁、最激烈的沖突,是學業和日常生活的安排。
家長的理由多集中在對學習態度、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的堅持,有些的家長直接對孩子的學習成績表示不滿,家長希望孩子多學習,少娛樂,少浪費時間。
有的家長從小對孩子實行生活包辦,代管陪讀。結果孩子上了中學,也離不開父母這根拐杖,想放手也放手不了。
有的家長說從孩子上一年級開始,我就在身邊陪他寫作業檢查。現在一放手沒人管他,他成績肯定下滑。
其實就是因為父母管得太多,導致孩子能力的弱化。
孩子到了青春期,不管是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上,家長并沒有及時主動地根據孩子成長的規律做出適當的調整,而是一如既往地用老辦法管孩子。
這對于成長中的中學生來講,這樣違背了內心的需求,感受被管制的不自由,受挫的家長以為那是孩子叛逆造成的。
而家長除了“鎮壓”,似乎別無他法,親子矛盾悄然萌生,沖突也在所難免。
第二、所謂的“早戀”也會引發親子沖突。當前早戀現象在初中、高中普遍的存在。孩子進入了青春期,第二特特征迅速發育,對異性產生了一些好感,愿意和異性交往。
中學生的早戀,并非是真正的戀愛,所謂的“早戀”有很大的隨意性、盲目性和攀比性、是一種青春萌動躁動的現象。
但是一些家長和老師視早戀如洪水猛獸,一看兩個男女學生單獨在一起,就懷疑他們早戀了。有的老師一方面把他們打入另類,當做問題學生,一方面千方百計地控制影響,怕他們起了的壞的帶頭作用,這樣反倒是適得其反。
青少年叛逆的應對措施
1、平等地對待孩子。孩子由于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的增強,渴望獨立自主,所以在想法和意見上跟父母會出現分歧。這段時期父母需要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,這樣才能夠理解孩子的想法,孩子也會變得更信任父母,愿意與父母敞開心扉。
2、真誠溝通。要和孩子進行有效的親子溝通,可以坐下來,以朋友的方式交談,即使孩子錯了,也要客觀的指出來,不要發脾氣,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替孩子考慮一下。
3、換位思考。其實每一位家長也是從青春期長大的,也有過叛逆期,在面對孩子的逆反心理的時候,要多換位思考,了解孩子叛逆的原因,想想孩子為什么會這樣做,找出問題的原因,才能減少孩子的逆反心理。
4、學會傾聽。不要急于發表自己的觀點,先聽一下孩子怎么說,讓孩子把內心的真實想法說出來,再給孩子提出自己建設性的意見。
叛逆期的孩子最討厭父母的哪些行為
1、頻繁的嘮叨;
2、頻頻的夸獎或者是傷害孩子自尊心,正所謂好話說了三遍鬼都聽了煩;
3、對孩子過多的限制;
4、對孩子要求過高,而且不切合實際;
5、是非不分的父母;
6、掌控性父母,包辦式教育;
7、溺愛型父母,對孩子教育關心過了頭;
8、否定性父母,對孩子所有的行為都不認可;
9、日常行為惡劣的父母,抽煙、喝酒、言行舉止等;
10、事事代替,取代孩子動手能力鍛煉的父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