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些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,會遇到孩子偷東西的情況,很多家長對此很是不理解,明明孩子的要求已經盡力滿足,為何孩子還是選擇偷呢?有的家長面對這種情況直接動手打罵孩子,但是這樣做并不會幫助到孩子。那么,14歲孩子偷東西怎么教育?
14歲孩子偷東西怎么教育
1、家長要保持冷靜
遇到孩子偷東西,我想很難有父母能保持淡定,很可能會坐立不安。這時候,很容易失去理智。但是父母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靜,弄清原因,判斷孩子是有意還是無意。
2、不要急于給孩子貼標簽
孩子小的時候 ,對自我的評價都是來自于父母的,父母如果給孩子的行為貼上“小偷”的標簽,會給孩子帶來負面的心理暗示,甚至讓孩子對自我形成一個錯誤的認識,由此走上歧途。
3、家長要自我反省
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偷竊行為是第一次還是很多次了,然后開啟自省模式,思考一下是否對孩子的控制太過嚴格了,還是過度放縱了孩子的物欲,還是沒有對孩子做好偷竊行為規避教育,孩子被好奇心驅使,還是父母與孩子的溝通中產生矛盾,使得孩子產生報復心理,還是父母對于孩子漠不關心,孩子意圖通過偷竊行為獲取父母的關注。
4、正確教育引導孩子
對于還沒有物權觀念的低齡段孩子,父母可以通過共情的方式對孩子加以引導。比如:你不打招呼說拿走了別人的玩具,對方會很傷心的。對于已經明白道理、懂得是非的孩子,平時父母要通過發放零花錢、適度控制等方式,讓孩子擁有一定的“物質自主權”,但也不能過于放縱,收放有度
5、耐心教導孩子
孩子年紀還小,有時候不能正確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,父母要耐心地教導孩子分辨是非,在他們很多觀念還沒有形成的時候,循循善導,比如讓孩子學會和自己溝通,缺少什么的時候,要和家人說,不要選擇“偷拿東西”來達到目的。
14歲孩子偷東西怎么教育?當家長面對孩子偷東西的情況,家長一定要冷靜下來,先了解孩子偷東西的原因,知道孩子犯錯的根源,才能更好的幫助孩子解決問題,及時糾正孩子的錯誤行為,促進孩子健康成長。